世间万事万物,相互制约,人体亦然。气机有降必有升,有升方能有降,偏顾其一,必致升降失衡,而导致气机紊乱。

    清代黄元御在其所著《四圣心源》一书气滞一节,立一方:茯苓、甘草、杭芍、五味子、贝母、陈皮、杏仁、法半夏。

    全方共八味,是为行气消滞而设,名日:“下气汤”。

    麻瑞亭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感到该方以降为主,升者不足,故去掉原方中的五味子、贝母二味,换入首乌、丹皮两味,取“升清降浊”之意,尊先师仍为“下气汤”。

    统观麻瑞亭临症组方遣药,均以上8味药为主方,随病、脉、症之不同,选用4~8味不同药物加减化裁。其变化有以下规律:遇脾湿重者,常改方中之甘草为泽泻,湿更甚者,改茯芩为猪苓;若遇湿不甚重,然脾胃不和,甚或脾虚不运,则去掉甘草,加入白术。麻瑞亭云:“前者是为增强渗湿之力而改用泽泻,后者以苓术合用收健脾和胃之功。”凡因中土不健、升降紊乱导致心火不能下潜,肾水不能上济,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呈现上热下寒之象者,常改首乌为黄芩炭。麻瑞亭告曰:“原方芍药一味,本属清上热之用,今上热重,芍药效力不及,故加入黄芩炭,以加强清上热之力,其效10倍于杭芍。”何以不用黄芩而用黄芩炭?麻答:“黄芩一药,其性苦寒而伤胃气,故用黄芩炭,消除其苦寒伤胃之弊,取其平胆敛肝之长。”遇有气滞、血瘀、四肢麻木者,常改丹皮为川芎’。何以作此改动?麻日;“丹皮性凉,不宜气滞麻木之证。丹皮半夏同用,患者亦常出现口麻之弊。”气滞重者,常改陈皮为枳壳、或佛手、或青皮,以增强利气之力。

    痰多者,改陈皮为桔红。胸满痞闷者,改杏仁为全瓜蒌。

    如系血分有热,常改首乌为生地炭。

    如系肝肾不足,常改首乌为熟地。

    若遇肝气下陷,清阳不升者,改首乌为桂枝。中、下寒湿明显,改首乌为肉桂。

    麻瑞亭云:“一张药方,恰如其分地变动一二味药,能使原方发挥不同的治疗作用,犹如‘发千钧之矢者,一寸之机也,拨斛斤之舟者,一楫之木也,一样。此乃下气汤对多种疾病奏效之微妙所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