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婢加术汤出自《金匮要略》由越婢汤加白术而成。越婢汤《金匮要略》中是治疗风水的方剂。主治:一身尽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无大热之 证。越婢汤的组成是:麻黄、石膏、甘草、生姜、大枣。方中以麻黄配生姜宣散水湿,配石膏清肺胃之热,合甘草、大枣补益中气,因而可散皮表之水,这是越婢汤的主治范围。越婢加术汤除有越婢汤的性能以外,还可以健脾以除外湿,兼治里水,故为表里通治之剂。

    本方在《金匮蚕略》中并提到可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足弱”之证。从以上这段经文看来,下焦足弱和上句 的厉风气似不相衔接。日本人尾台氏引《外台》有以下解释:“……肉极云者,肉变色,多汗,体重倦怠,四肢不欲举,不欲饮食,食则咳,咳则右肋下疼,阴阴引 肩背,不得移动,名曰厉风。”(见皇汉医学)以上所述,只是解释了厉风的证状,关于下焦足弱的病因、病机没有作详细的论述。根据上条提示,下焦足弱的病 机,不可能是因身热大汗泄所造成的。否则决没有既因大汗泄津脱等造成的足弱病证,而再用麻黄表散风湿,更促使大汗泄之理。而下句之“下焦足弱”的病因,病 机,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则是因水湿充斥表里,使经脉之气不得畅行,致使气血不充,不能温煦和濡养下焦筋脉,筋脉长期失养,而致足弱,甚则不任使用。用越 婢加术汤是散除表里之水邪,使水湿去而气血通畅无阻,筋脉得其养则下焦足弱自愈。笔者曾用越婢加术汤治疗由于长期以来,下肢水肿而致足弱不用的患者,获得 捷效。

    典型病例:

    韩XX,女,32岁。患者生产第三胎后不久,即出现两下肢浮肿,肿势并不严重,故未引起足够重视。一、二年来,时轻时重,虽然断续治疗,也 未治愈。突然于去年春天两下肢软弱不任使用,步履艰难,逐渐加重。以后每行三、五步也需别人扶持。虽经在农村服用中西药及针灸治疗,无显效。

    患者面容消瘦,精神倦怠,口渴能饮,食欲尚好,动则易汗,两下肢浮肿,按有指凹,触之冰冷,自己站立不稳,摇摇欲仆,凡抬腿迈步,悉需别人帮助,脉大而数,舌红苔腻。投以越婢加术汤加减。

    麻黄10克,石膏15克,甘草10克,白术15克,茯苓30克,防己15克,生姜6克,大枣5个,水煎温服,嘱服五剂。服药后,尿量增多, 下肢浮肿有明显好转,而行动也比以前有了转机。宗原方再服五剂后,下肢浮肿已将近消失,步履虽然仅能缓慢地行走二、三十步,但已不需人扶持。以后又改服调 补气血、强壮筋脉之剂,缓缓收功。

    结语

    越婢加术汤所治疗的足弱,和一般“筋痿”的足弱,在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面,有严格的区分。此是由于长期的下肢水肿,阻格了气血的运行,使 下肢筋脉得不到足够的温煦、濡养,因而致筋脉软弱不任使用。“筋痿”是因热邪伤津,筋脉失养,而致筋脉松弛,不任使用。在治疗方面,前者以逐水、消肿为 主.后者以滋阴和血兼助阳气为主。

    越婢加术汤证的下焦足弱,不独越婢加术汤治疗有效。而且凡是健脾除湿、消肿之剂,久服皆能取效。所谓“师其意,而不泥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