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讲概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伤寒杂病论》的成书背景。

    任何一部能够在历史上流传千古,对这个学科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著作,它的出现都是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所以我们也从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来谈谈在这样一个时代为什么会出现《伤寒杂病论》这样流传千古而不朽的著作。

    从社会背景的角度来看,我们刚才在谈张仲景的生活时代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东汉末年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呢?

    是一个战争连年,天灾不断的社会。我查了一下史书,从自然灾害来说,在史书上有记载的,在张仲景的存世的这几十年之中,在史书上有记载的大的自然灾害就有22 起之多。像自然界中的旱灾、水灾、海水倒灌、河堤决口、地震、台风蝗虫、泥石流。

    我查了史书之后,能够想象到的自然界的灾害在张仲景的存世的年代都有。而且在史书上能够记载的,这不是局部的、小的灾害。那么这样的灾害造成了什么样的结果呢?造成了生产力被破坏,生产水平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抵抗力降低,这就造成了大量的、长期的传染病的大面积流行。所以历史上有句话,叫做“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从自然灾害来讲的。从战争的角度来讲,大家想一想,东汉末年,三国纷争,战争连年不断,所以中国历史上又有一句话,叫做“大兵之后,必有大疫”,正是这战争的连绵不断和自然灾害的连绵不断,导致了传染病的大面积流行。所以在《东汉会要》记载历史大事件的这本书里头说“中原大地,白骨委积,人相食啖”。“白骨委积,人相食啖”就已经是人吃人的这样的一种社会背景了。所以在《东汉会要》的描述,当时的百姓“不死于兵,即死于病”。

    这个建安文学,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璨,他有一首诗叫《七哀》。《七哀》里有这样一段话,说“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啼声,挥泪独不还。未知身所往,何能两相完”。那么这是一段什么样的话呢?他说他在路上走着就看到有一个饿得面黄肌瘦的这样一个妇人,抱着孩子就扔到大路边的草丛中,回头听见孩子的哭泣声,自个擦擦眼泪,不再回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未知身所往”,自己吃了今天的饭,不知道明天自己要到哪里去。自己的性命都不能保,“何能两相完?”怎么能够使我和孩子都能够生存下来呢?所以她忍痛把孩子扔掉了。

    那么这样一个社会,自然是传染病大面积地流行,所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里头,我们大家在座的都学过《医古文》,学过《伤寒杂病论序》。他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说我的家族是很大的家族,曾经有过二百多口人,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建安纪年,就是公元196 年。那么建安元年以来,不到十年的时间,我这二百多口的家族,死了三分之二,这三分之二有十分之七的人是死于伤寒病,伤寒病就是指的外感病的总称,下面我们会提到它的含义的。就死于传染病、死于外感病,所以他本人作为一个医生,看到这种情况,又没有更多的办法来防治这些传染病来挽救这些亲人和百姓的生命,才激励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那么撰用了《素问》、《九卷》、《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自己平脉辨证,这样才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所以这样的一个社会背景,对张仲景的探索防治传染病的这种路子,是一种激励,是一种督促。另外使他也有机会有大量的临床实践体会和实践经验,也使他有机会来收集防治传染病的这些经验和方法。大家说了,你今天是伤寒教研室的,你能不能够写一个治疗传染病的一个新的东西?我说我要抄书是可以的,你要让我谈实践经验我是没有的,因为传染病现在很少,即便有的话他们也到佑安医院和北京地坛医院住院去了,在我们的普通内科门诊几乎见不到。所以我不能写出象张仲景这样的著作来,因为没有这样的社会背景和实践条件。你看不到那么多传染病,而张仲景当时天天看到的就是这些病,所以他才能够有机会积累经验,收集当时的医家和百姓和传染病做斗争的经验和教训。

    从学术背景的角度来说,在汉代以前,医学著作分了两大门类,一类是“医经”,就是基础理论著作;一类是“经方”,这里所说的经方就是经验用方。在班固所写的《汉书艺文志》里,记载了东汉以前的医学著作。有医经7 家,有经方11 家。那么医经7 家包括了《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还有《(白氏)旁经》。从流传到今天的《黄帝内经》这一部书来看,那么它完全是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基本的治疗原则,基本的治疗**的这样一个中医学基础理论的著作。所以“医经”是基础理论。那么“经方”,班固《汉书艺文志》里所说的“经方”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经方”,而是指的古代医生凭自己的经验给病人开的方,而且在经过验证是有效的。其实古代的医生在看病的时候,有些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农村的一些基层医生。你让他讲理论他说不出来。我曾经在一个很偏僻的农村,看一个医生,这个医生呢他给别人看病的时候,他的疗效还不错,就是凭一种感觉。病人来了之后,头疼,身上疼,发烧,没有汗,他就给你写上麻黄呀,杏仁啊等等一些药。有些药就是当地的一些药,既不见于药典,也不见于中药书。我说老先生,你为什么开这些药呀?他说我的感觉开这些药它就可以,他开的方子留下来了,那么过几天这个病人来了,病人说哎呀,大夫,吃了您的药,汗一出好了,然后他就把这个方子放在这,方子是经过临床检验而有效的。又如来一个病人,水肿,憋气,心慌心跳,头晕头痛,然后他又开个方子,开个利尿的方子,过了几天,家属来告诉他,说“大夫呀,吃了您的药,一点也没有好,病人后来死了”,这时他这个方子就不留着拉,他就塞到这。

    过了几天这边攒得多了,他就都烧掉了。这边攒得多了,他就订成本,留传到后来就是经验用方。

    所以经验用方是古人凭自己的一种感觉开的一些方,有没有理论指导?没有更多的理论指导。从今天我们看到的甘肃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治百病方》来看,那都是西汉早期,或者西汉的一些东西。那些就是“经方”,就是经验用方,什么症状用什么方,或者什么病用什么方,谈不上理论指导,又谈不上系统。那么这些经验用方,有11 家,其中在这11 家中包括了伊尹的《汤液经》。那么张仲景就把这两家结合起来,他熔“经方”和“医经”两家为一炉,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有理论、有治则治法、有方子、有药物组成辨证论治体系。

    这就是他的学术背景。张仲景把汉代以前的“医经”和“经方”两家熔为一炉,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证论治体系,从而就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医经它只不过是基础理论的著作,谈不上临床医学,经方它只不过是经验用方,也谈不上一个医学体系,只有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开始,才开始出现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证论治体系。所以中医的临床医学,奠基人是张仲景。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辨证论治这种治疗方案的奠基人也是张仲景。这就是张仲景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这是我们讲的第二个问题,《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历史背景。非常简单,有它的社会背景,是由于天灾和战争导致了传染病的大面积流行。

    这就为张仲景收集当时医家防治传染病的经验创造了条件,为张仲景提供了临床时间的客观环境,在学术上,由于“医经”著作的大量问世,和“经方”著作的大量流传,那么就给张仲景把“医经”和“经方”两家结合起来提供了学术背景,提供了学术条件,才使张仲景能够把握理法方药,创立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证论治体系成为临床医学的奠基人。

    第三个问题,《伤寒杂病论》是怎么流传到今天的?这就是关于《伤寒杂病论》的沿革和主要版本。在公元200 年前后,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那么从《伤寒杂病论》自序的这个话来看,说《伤寒杂病论》十六卷,我们为什么说它的成书年代在公元200 年前后呢?

    这是根据《伤寒杂病论》,即我们今天的《伤寒杂病论》自序,是根据它自序里头的一段话,这段话我们刚才也说过,就是“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那么他既然说建安纪年以来,不到十年的功夫,建安元年,是公元196 年,那不到十年的功夫呢?那就是说要是十年的话,那就是公元206 年,是以我们推测,他写这个序的时候,应当一般来说书已经写成的时候,是以推测他的写书的这个时间就在公元200 年前后。他写的书叫《伤寒杂病论》,这就是我们刚才所说哪个时候,并没有印刷技术,至于造纸在西汉的蔡伦虽然总结了民间的造纸技术,那么纸张已经有了,但是一般民间写东西的时候,仍然是应用竹本或者木本,所以这才造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它是一条一条的表述形式,所以张仲景在世的时候,他这书肯定是保存得不错的。

    张仲景一去世,再加上战乱,再加上天灾,再加上你说那个竹本或木本是拿绳子穿着的,那时候用的绳子或者是棉线,或者是麻绳,你说过上十几年、几十年,那这绳子早就自然断了。所以他的学生王叔和收集他老师的《伤寒杂病论》的残卷,然后进行整理,进行编次,因为绳子断了,不知道那个竹本在哪个位置,所以重新编次。那么这个时间是在西晋,这个人物叫太医令王叔和。

    这个王叔和也是张仲景的学生之一,这是依嘉溪先生最近考证的,是张仲景的学生之一。收集、整理、编次,他收集的结果发现他没有能够把十六卷全部整理出来,他只整理出十卷来,而且他所整理的十卷内容大多数是以伤寒病的辨证论治为中心,所以他给他改了个名字,叫《伤寒论》10 卷22 篇,把《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内容,应该是一大部分内容,收集整理以后,改名为《伤寒论》。张仲景自己不知道,他不可能征求张仲景的意见,是王叔和自己给他改的。所以《伤寒论》这个名字从此就有了。

    王叔和所整理的书,当然那个时候仍然没有出版,王叔和还做了另外一项工作,他自己有一本书叫《脉经》,在《脉经》里把张仲景《伤寒论》的许多内容都收集齐了,只不过他没有保留方药而已。所以《脉经》本也是我们今天在校勘《伤寒论》原文的时候,可以参考的一部书。这是王叔和对《伤寒杂病论》,在流传上,他是第一大功臣。如果没有王叔和的收集整理,我们今天很可能看不到中医临床学的奠基著作。尽管他收集的不是完整的,但他是《伤寒杂病论》流传到今天的第一大功臣。

    在唐代,孙思邈写过《千金要方》,在《千金要方》里收入了《伤寒论》中的一些内容,但是没有收入全。他曾经在《千金要方》里说过这样一段话,说“江南驻师,密仲景要方不传”。他这段话,说明什么意思呢?过去人认为就说,孙思邈没有收集到,他作为这么大和一个医家,他没有看到过《伤寒论》。那么今天我们可以这样的理解,江南的这些医生们都把张仲景的《伤寒论》和张仲景的要方都看成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不轻易给人。这说明当时医生对《伤寒论》的重视,这也说明当时有许多医生有《伤寒论》的内容。特别是唐代的这个进行医官考试,就是我们今天要进行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在唐代要进行医官考试,《伤寒论》考试占的分数很高。

    你看我这里有一个资料,在唐代,所设的医官考试制度中,《唐汇要见八十二医术》,它记载了这样一段话,说:“从医学界选拔人才,和选拔官吏一样,都要进行考试,自今以后,至公元759 年,各试医经方术,测十道,要考医学理论,要考方术,有十道题。《本草》二道,就是考中药了,有两道题。这个《脉经》二道就是考诊断了,有两道题。

    《素问》十道,就是考《黄帝内经》了,有十道题。张仲景《伤寒论》十道。你看《伤寒论》和《内经》是相等的,它有十道题。诸杂经方医二道,后世的一些杂方有两道题。那么上述这些,显然《伤寒论》占了很重要的比例。通七以上六,你考七十分,我就选拔你做医官,以下放,你不够七十分,那么你就别当医官拉。看起来古代的考试的及格分数比我们今天要高十分。我们今天六十分就算合格,你看,唐代七十分才算合格。那么既然在唐代医官考试制度中就有《伤寒论》的话,所以唐代《伤寒论》本子流传得很多,但是人们都是抄的,你看,今天我们在日本看到的手抄本,唐代的一些手抄本,都是那个时候医官考试的时候,你看,现在在日本看到的那个康制本吧,他那个《伤寒论》,那么就是一个摘录,有65 条,那就是《伤寒论》非常重要的条文。那是唐代人开的,抄的书,那显然是为了应付当时的考试。所以在唐代,既然考试有《伤寒论》的话,所以在唐代的《伤寒论》的这种流传是非常广的。所以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没有收入《伤寒论》,是他没有?并不是他没有看到《伤寒论》的内容,而他看到了,认为这本书很重要,在他的《千金翼方》里收入了《伤寒论》的全部内容。

    这个我们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古文的教研室钱超尘老师前几年把《千金翼方》中的《伤寒论》的内容一条一条的摘出来,单独地印了一个小册子,把它叫做《唐本伤寒论》。这本书在外面书店有卖。

    那么,唐代还有一个大的医家叫王焘,他写过《外台秘要》,我们在这里简称《外台》,那么《外台》呢也收入了《伤寒论》的内容。但是除了《伤寒论》的内容,还有许多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金匮要略》中的内容。因此我们觉得王焘所看到的本子不是来自于王叔和,可能是《伤寒杂病论》的另外一个传本。如果说《千金》本《伤寒论》是和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10 卷22 篇有关的话,那么王焘《外台秘要》里所收录的《伤寒论》的内容,它也有我们今天看到的《金匮要略》里的内容,它很可能是《伤寒杂病论》的另外一个传本。所以在唐代的两部著作,一部是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一部是王焘的《外台秘要》,都是我们今天校订《伤寒论》的非常重要的参考书。而且我刚才说了,在唐代的医官考试制度中,就有十道题是出自《伤寒论》,所以《伤寒论》在唐代流传是非常广泛的。

    但是,《伤寒论》真正有固定的本子,而且又刻板运行的,那应该是在宋代。在宋代成立了校正医书局。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主要有林亿、孙奇、高保衡这些官员,他们认为百病之急,这些病,哪个最急呢?伤寒。所以最先校订《伤寒论》10 卷22 篇,从此《伤寒论》才有了定本,固定的本子。你看以前《脉经》收集的也罢,那是收集在《脉经》里,他不是个单独的本子。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它也是收集在他的书这个里面,也不是个单独的本子。只有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林亿、孙奇、高保衡他们校订,刻印了《伤寒论》,开始刻的是大字本,纸张也比较贵,造价也比较高,老百姓买不起,过了几年以后,他们又给皇上打报告,皇上批说你们印成了小字本,卖的时候只收工本费,不要赚钱,这样让老百姓能够买得起。你看宋朝皇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他是做过许多许多的工作的。而在宋代的时候,不仅在医学上成立了校正医书局,而且在各个经、史、子、集,各个门类都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皇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宋版书纸张精良、校刊精细、字体漂亮、价值连城,所以今天哪位家里要是有一本宋版书的话,你别在家里放着,拿到故宫博物院,或者拿到国家图书馆去。那是非常非常珍贵的东西。

    我想在座的不少是书香门第,你们可以到家里去看看,看看自己家里有没有线装书。当然宋代书《伤寒论》是找不到啦,其他的宋版书,那也棒啊,它也是价值连城的啊。

    山东有个小学老师,有一天到邻居家串门,发现邻居老太太拿着抄写的本子,在那里剪鞋样,说:“大妈,你这是什么东西啊?”“我在这剪鞋样啊!”他拿过来一看,他大吃一惊,居然是《永乐大典》。他说“大妈,大妈,你这东西怎么来的啊?”她说:“我们祖上流传下来的,我们世世代代拿着剪鞋样啊!”他说:“你们祖上干什么的啊?”她说:“我们祖上义和团的啊!”大概义和团进北京的时候,在北京圆明园不是藏着《永乐大典》吗?进北京的时候,八国联军也抢,义和团也抢,义和团他抢完他不知道干什么,回家后给他媳妇剪鞋样,所以祖祖辈辈留着这个书,那纸也很好啊,剪鞋样用。所以这个小学老师说:“大妈,你可别拿着它剪鞋样,我想看看这本书。你要多少纸,要什么样的纸,我给你剪鞋样用,把这本书给我吧!”她就把这本书给他拉。她不知道它干什么用啊。

    好,这就是我们,象一个小小的故事一样发现的一个《永乐大典》的手抄本的一个残缺。

    所以还有我们清代的陆心源,他是一个藏书大家,他的藏书称号称“皕宋楼”,你看这个皕字是两个百,那就他为什么取这么一个藏书楼的名字啊?说明他自称藏了200 部宋版书。我说一本宋版书就价值连程,那200 部宋版书,那相当相当地贵啊。陆心源在临终的时候给他儿子说“这次可是咱们中国文化的瑰宝,你舍得身家性命也要保护好。”其实人各有志,不能强勉,他儿子喜欢钱,不喜欢书。在陆心源去世不多久,他就以一定的钱卖给了日本人。现在陆心源皕宋楼的藏书全在日本的一个寺院的藏经楼上,所好的是目前保全完好。所以有人说陆心源的儿子是个卖国贼,可是从我们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呢,他没准为终日文化的交流作出了一点成绩。或者说,为保存这些书,你说咱们中国后来经常战争,而且人们对传统文化又不怎么重视,没准拿到日本,到现在还保存得很好,是吧。不过咱们中国的学者要求要看这些书的时候要花钱啦。

    现在据说看这些书的时候花的钱比当年陆心源的儿子得到的钱要多得多啦。所以有时候散落在民间的一些古典的东西就不要太轻视它。

    非常遗憾的是,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大陆,还是台湾的故宫博物院。

    我去年和前年都上台湾去,特意的向故宫博物院了解有没有宋版《伤寒论》,都没有啦。没有宋版《伤寒论》我们怎么知道在宋代有一本宋版书呢?这就仰赖于明代的赵开美。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校勘刻印的《伤寒论》的时间在宋治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065 年,到现在是一千年,一千年这书就找不到了。所以我们在版本史上把它叫做什么呢?把它叫做宋版,宋版《伤寒论》,或者叫做治平本《伤寒论》。宋版也罢,治平版也罢,找不到。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是明代的赵开美在万历27 年,也就是公元1599 年。你看从1065 年到1599 年也不就是500 年左右的历史吗?

    到赵开美的时候这个宋版《伤寒论》已经几乎找不到了,所以赵开美他才刻,他是一个刻书家,又是一个医学家,又是一个出版商。那么他最先刻的是什么呢?刻的是《注解伤寒论》,《注解《伤寒论》》是成无己,一会我会谈到,成无己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加了注解,给他叫《注解《伤寒论》》。然后又刻了宋英公的《伤寒类证》,《伤寒类证》是宋英公这个人研究《伤寒论》的过程中,把《伤寒论》以证候进行了归类,便于人们学习。又刻了《金匮要略》。刻完这三本书以后,有一个朋友拿来一本书,给他看,说赵先生啊,你看我这是什么东西呀?他一看是宋版的《伤寒论》。

    我刚才说了,宋朝皇帝为了让老百姓能够买得起《伤寒论》这本书,刻了大字,又刻了小字,大量的刻印发行,他看到的是小字本《伤寒论》,总而言之是宋版《伤寒论》。一看这《伤寒论》,他知道成无己的注解,不是宋版《伤寒论》的原貌,而是他有些内容给删节了。才知道成无己的注解不是全的。于是乎他又刻了宋版《伤寒论》。他叫什么呢,叫《翻刻宋版伤寒论》。

    这四部书刻好了以后,一、二、三、四,他给他父亲看,说老爸你看,我把张仲景的这四部书刻好啦,您给取个书名吧,叫个什么书名好呀?他爸爸说叫《仲景全书》吧。这个儿子很孝顺,说:“好好好,您取的名字太好啦”。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是赵开美在万历27 年,也就是公元1599 年所刻的《仲景全书》中的《翻刻宋版伤寒论》。但是哪个时候没有照相技术,也没有复印,他是临摹着宋版《伤寒论》来刻的,每一页有多少行,每一行有多少字,他都摹仿下来。甚至字的笔画的走向,他都在摹仿宋版,所以他逼真于宋版。

    正由于赵开美所刻的《仲景全书》的第一部著作《翻刻宋版伤寒论》能够流传到今天,才使我们能够大体了解宋版《伤寒论》的原貌。所以这样的话,赵开美也是《伤寒论》的流传过程中功不可没的一位医家。

    今天在世的,保存着的,我们知道的赵开美所刻的《仲景全书》还有几部呢?只有五部,北京图书馆有一部。我去看的时候他不让我看,说这是善本书,我们已经封存起来了,你只能看作为胶卷的。那么中医研究院图书馆有一部,我去看的时候,要开上我们大学的介绍信,然后看的时候让我戴着口罩,不让我带钢笔,怕钢笔水给滴在上面。这是我想是十年前吧,我去看过这本书。

    后来,范行准先生家藏一部《仲景全书》,他也捐献给中医研究院图书馆了。那么后来我知道这个消息以后,我又第二次去中医研究院图书馆,我说我要看看范行准先生捐献给你们的那本书。当我拿出来一看,一比较,范行准先生捐给中医研究院图书馆的那本书和中医研究院图书馆原来藏的那本书是同版刊本,就是同一个版的刊本,那么中医研究院就有两部了。

    还有一部是在沈阳,再有一部是在南方,是在广州还是什么地方。

    那沈阳那一部和南方那一部我都没有看到,我只看到了北京这三部。北京这三部是同一个版的刊本。我想我明天,我今天忘了带,明天我把北京图书馆的那个胶卷,作为胶卷给拷贝以后,然后,因为它是翻转片,它是让你在缩微阅读器上看的,然后我把它放大成照片,再用复印机复印,然后我把复印的材料拿来给大家看看。把那个照的照片拿来给大家看看,就知道赵开美所刻的《仲景全书》的《伤寒杂病论》原来是什么样子。这个《伤寒论》原来是什么样子的,从宋代国家医校正书局到今天,又有了八百多年或者一千年的历史。

    我们国家在1982 年,国务院成立了古籍整理领导小组,由方颖副总理做领导小组组长,所以对中国的各个行业的古代的书籍都进行了整理,医书当然也不例外。所以整理《伤寒论》的任务就交给了我们学校。那个时候任应秋在世,刘渡舟也在世。没想到这个工作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任应秋老师就生病了,很快就去世了。那么主要由刘渡舟老师来主持这件事情,当然我也来参加了。后来呢,又把钱超尘老师也吸收进来。所以我对这个版本进行了系列的考证,我为什么有机会能够看北京图书馆的书,又能够拷贝下来,又能够去中医研究院图书馆来看这部书呢,那么就是为了完成我们这一项《伤寒论》的整理研究这项工作。我们就在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汉语、校勘、注释,在1991年出版了《伤寒论校注》。

    如果说我们的一版教材、二版教材、四版教材、五版教材,底本用的是赵开美的《翻刻宋版伤寒论》的话,我们现在的六版教材,都是用刘渡舟老师主编的《伤寒论校注》。现在我们的五版教材,因为他们看不到赵开美的《翻刻宋版伤寒论》原貌,那么用什么底本呢,是现在国家认可的《伤寒论校注》,是当代《伤寒论》的最好的底本,它是1991 年出版的,是最好的底本。所以如果再过500 年,赵开美的《仲景全书》中的《翻刻宋版伤寒论》大家已经看不到的话,哪个时候会说刘本。

    这样的话,我们回忆一下,在《伤寒论》的流传过程中,有哪些医家是我们必须要记住的呢?首先是作者,张仲景,在公元200 年前后,他写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那么随后,他的学生王叔和在他去世以后,也就是二三十年之后,把他老师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十六卷遗留下来的残卷收集、整理、编次,由于内容不全,把它改名为《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尽管在唐代国家考试医官的时候,已经广泛的考试《伤寒论》,但是在唐代没有一个单独的《伤寒论》的本子,不过我们很高兴的是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千金要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都收入了《伤寒论》的内容。最重要的是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林亿、孙奇、高保衡他们在宋治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065 年,正式刻、校勘、发行、刊印了《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从此《伤寒论》才有了定本,使宋版能够流传到今天的,仰仗于明代赵开美在万历27 年,也就是公元1599 年,在他刻《仲景全书》的时候,第一部著作就是《翻刻宋版伤寒论》。而我们当代又有以刘渡舟教授为首的所写成的《伤寒论校注》,可能就是后世的《伤寒论》所依据的底本。当然我们考试题库的时候还没有涉及到刘本,而只涉及到赵开美的这个本子。

    在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工作期间,他还刻印了几部书,这几本书和我们《伤寒论》的版本有密切的关系,一部是《金匮玉函经》,一共有八卷,如果光看这个书名,很容易把它误认为是《金匮要略》里的内容,事实上它的内容和《伤寒论》是一样的,它的内容和《伤寒论》同体而别名。什么叫同体呢?内容一样,只不过名字不同。《金匮玉函经》和《伤寒论》同体而别名,它的特点是“条论于前,会方于后”。就是《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这个本子,比方说“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蔷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下面就是桂枝汤的药物组成。这是我们看到的十卷二十二篇《伤寒论》的原貌。但是在《金匮玉函经》说,原文完了之后,说桂枝汤主之,底下并没有桂枝汤的组成,方药组成在什么地方呢?在后两卷,后两卷全是方子,前面六卷就是原文,所以它叫“条论于前,会方于后”,所以,它作为《伤寒论》的一个别本。

    我有一次到我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教师阅览室里头开架书,来找《金匮玉函经》,我在《伤寒论》的这个架子上怎么也找不着这本书,我说怎么这本书能没有呢?因为这本书清代的陈世杰翻刻以后,我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过,我想找这个影印本。我突然想到我们图书馆的管理员会不会把这本书当作《金匮要略》,而放在《金匮要略》的架子上呢。

    我到《金匮要略》那个书架上一看,《金匮要略》那个架子的第一本书就是《金匮玉函经》。后来我给图书馆的管理员说,《金匮玉函经》是《伤寒论》的别本,应该把它放到《伤寒论》的架子里。

    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既然刻了《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为什么又要刻《金匮玉函经》呢?

    这是因为他们在整理古书的时候发现有许多书在史书上有书名的记载,而实际这个书丢了,他们感到非常的可惜。所以他们只要见到有价值的书,宁可多刻,宁可重复,也不让它轻易丢掉,说今后万一《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丢掉的话,我还有《金匮玉函经》八卷,仍然是《伤寒论》的内容,不过,由于《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后来在广泛的流传,所以知道《金匮玉函经》或者读《金匮玉函经》的人,逐渐就少了。但是流传到今天,我们拿它作为校勘《伤寒论》的一部著作,有它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在工作期间还做了一件和《伤寒论》有关的工作,就是有一个翰林学士叫汪诸,他在国家图书馆收集、整理这些古书的时候发现一堆蠹简,就是虫子吃过的、残破的竹简,竹简上写着《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三卷》,他拿来一看,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什么人抄的,上卷是论伤寒病、外感病的,和已经出版的《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相比较,它的上卷是一个《伤寒论》的摘录,由此可以推测中卷下卷是杂病部分的摘录和妇人病方面的摘录。汪诸就把这个残简给了林亿、孙奇、高保衡,国家校正医书局,他们看完了之后,把上卷的伤寒内容摘录的这部分删掉了,把中卷、下卷这两部分内容重新分上中下三卷,也就是包括了杂病的部分和治疗妇人病的部分,也包括了它的方剂,仍然把它叫做《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刻板发行,流传到今天就是《金匮要略》。所以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在《伤寒杂病论》流传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工作以后,《伤寒杂病论》才被真正分成了《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和《金匮要略》三卷。

    关于《伤寒论》流传过程的大概情况,我们就介绍这么多了,我们要求大家特别记住的是王叔和把《伤寒杂病论》整理成《伤寒论》。那么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第一次校勘刻印《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从此《伤寒论》有了定本。明代赵开美的《翻刻宋版伤寒论》收入了他的《仲景全书》,使我们今天能够看到宋版《伤寒论》的大体的原貌。这些人在《伤寒论》的流传过程中都是功不可没的,我们都应当记住他们,而我们的题库里都有他们的名字。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