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震亨三十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如果不是这件事的发生,他可能一生都与中医无缘。

    他可能沿着他目前的生活轨迹继续下去,继续过着“唯侠是尚”的生活,但是这件事情的发生,彻底扰乱了他的生活。

    这件事情就是:朱震亨的母亲病了。

    自从他的父亲去世后,他的母亲一直含辛茹苦地抚养着朱震亨弟兄三人,母子四人相依为命,应该说母亲是朱震亨在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了。

    这个时候母亲由于长期的操劳,患上了“脾疼”,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已经无从考证了,现在的中医中基本没有这么描述病情的了,也没有这么一种病,朱震亨自己也没有留下过多的记载,因此使人只能猜测个大概,从朱震亨在《格致余论》序中描述的这个病一直持续了五年来看,应该是一种慢性的疾病,估计与现在的慢性胃炎差不多的病证吧,也有人考证说这是“痹证”。总之我们能够得到的信息有两个:一个是这是种慢性的病,持续了两年的时间;另一个是这种病的主症是疼痛,比较痛苦。

    照例,又是请了医生,这次请的不是一个医生,而是请了若干位。

    这些医生一个个得意洋洋地来出诊,甲说是这个病,乙说是那个病,开方吃药,结果却令人失望,都没有效果,束手无策(众工束手)。

    朱震亨在旁边惊恐地看着这一切,仿佛是家族的噩梦又要继续了。

    古代读书人读的基本都是儒家的书,而谁都知道,“孝”字在儒学中的分量。

    儒家思想是以“忠、孝”来立论的。在过去,一个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个“孝”

    字,所谓“乌鸦尚能反哺”,如果人连个孝字都做不到,就是连禽兽都不如。

    这就是一个儒生在社会上混的基本条件。一个儒生如果能有孝行,人人礼敬;如果有一点丧失孝行的消息传出,您就甭在圈儿里混了,人人唾骂。

    现在朱震亨的母亲病了,每天生活在痛苦中。朱震亨就在她的身旁,只能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地看着,无能为力。这就好比是亲眼看着母亲被殴打,自己却连帮助的方法都没有!

    这能算是尽孝了吗?

    难道这就是我们天天谈论孝道的儒生的所作所为吗?

    朱震亨由最终的惊恐,演变成了无法控制的愤怒。

    以朱震亨的脾气来猜测,他当时一定是急得眼睛血红!

    在一个夜里,朱震亨很久无法入睡。

    他来到空旷的庭院,望着深邃的星空,握紧了拳头。一个念头从他的心中升起。

    第二天,他来到了曾经就读过的私塾,找到私塾先生。私塾先生已经老了,头发花白。

    私塾先生:“震亨,已经好久不见了,找我有事情吗?”

    朱震亨:“我小时候在先生的家里见到过一本书。”

    私塾先生:“什么书?”

    朱震亨:“《黄帝内经?素问》。”

    私塾先生:“那是医门圣典,莫非,你有志学医?”

    朱震亨:“我的母亲病了。”

    私塾先生:“我明白了!你拿去吧!”

    朱震亨:“我抄写一本后会立刻还给先生。”

    私塾先生:“这本书,我赠送给你了。”

    从那天开始,朱震亨苦读《素问》三年,到第三个年头的时候,觉得自己有些心得了,开始给母亲开出药方,又两年,那么多专业医生未能治愈的疾病,被朱震亨治疗痊愈。

    什么是孝,朱震亨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我每次读到朱震亨留下的这些记载时,心中都激荡不已,泪常沾襟。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能为父母做的又有什么呢?

    孝道之不彰久矣!

    在后面的讲述中我会慢慢把医道之精髓告诉你:医道的根基,是忠孝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