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忍冬科植物忍冬 Lonicera japonica Thunb. 的茎叶。味甘,性寒。入心、肺经。功能:清热、解毒、通络。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传染性肝炎、痈肿疮毒、筋骨疼痛。内服:煎汤,10~30g;入丸、散或浸酒。外用:煎水洗、熬膏贴或研末调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叶含忍冬甙(Lonicerin)即木犀草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Luteolin-7-rhamno- glucoside)、木犀草素(Luteolin)等。茎含鞣质、生物碱。

    药理作用:

    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木犀草素5×10-4浓度时,能降低离体蛙心的舒张期幅度,对收缩期幅度有轻度降低,心率变慢,输出量较少。在2×10-4浓度时,能增加离体豚鼠心脏的收缩期及舒张期幅度,心率变快,而对冠状动脉及血容量则无直接影响。木犀草素 5~10mg 能增加狗动脉压而降低静脉压;10mg 可使大鼠下肢血流减少(33%);5~15mg 可使猫、犬血压升高 12%~30%。木犀草素的这些作用不能被α-肾上腺素能阻滞剂所阻断。

    2. 解痉作用 木犀草素对平滑肌 (兔离体小肠)有解痉作用,但强度低于罂粟碱;并有轻度利尿(增加氯化钠的排出)作用。

    3. 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木犀草素对咳嗽中枢有直接抑制作用,灌服或腹腔注射对氨水喷雾法引起的小鼠咳嗽有强而稳定的止咳作用。酚红排泌实验证明:灌服木犀草素对小鼠有明显的祛痰作用,其作用机制并非通过刺激胃-十二指肠黏膜化学感受器反射引起,而是木犀草素能使痰中酸性黏多糖解聚,即溶解痰内黏多糖纤维可能在祛痰作用中有一定作用。实验还表明:木犀草素能直接扩张支气管,并对抗乙酰胆碱、组胺所引起的气管平滑肌痉挛,但此作用较弱,需大于100mg/kg才有一定作用。

    4. 其他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木犀草素浓度为 1:350000 时,能抑制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的生长。年幼大鼠(生后 25~28 天)口服木犀草素后,出现胸腺萎缩,但此作用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无关。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传染性肝炎 忍冬藤60g,加水1000ml,煎至400ml,早晚分服。15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1~3天。治疗22例,其中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正常者12例;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肝功能明显好转者6例;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者4例。〔陕西新医药 1972;(3):41〕

    2. 治疗细菌性痢疾及肠炎 a. 以忍冬藤100g切碎,置于瓦罐内,加水200ml,放置12小时后,用文火煎煮3小时,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成100ml,过滤。每日每公斤体重服1.6~2.4ml,按病情轻重酌予增减。一般初服20ml,每4小时1次,症状好转后,改为20ml,一天4次,至泄泻停止后2天为止。治疗菌痢60例,肠炎90例,除4例服药1~2日未继续服用外,其余146例均获良好效果。症状平均消失时间为:腹痛3天,退热2天,里急后重2.5天,泄泻停止2天,大便成形4.4天。未见不良反应。〔江苏中医杂志 1961;(7):34〕

    b. 忍冬叶18g,开水浸泡2分钟,代茶饮,每日3~4次。连服1~3天。治疗急性菌痢12例,治愈9例,显效3例。治疗急性肠炎15例,全部治愈。〔山东中医杂志 1988;7(5):13〕

    方剂选用:1. 治疗热毒血痢:忍冬藤浓煎饮。(《太平圣惠方》)

    2. 治疗痈疽发背、肠痈、奶痈、无名肿痛,憎寒壮热:忍冬草(去梗)、黄芪(去芦)各五两,当归一两二钱,甘草(炙)八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酒一盏半,煎至一盏,若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少顷再进第二服;渣留外敷。未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神效托里散)

    3. 治疗一切痈疽:忍冬藤(生取)五两,大甘草节一两。上用水二碗,煎一碗,入无灰好酒一碗,再煎数沸,去滓,分三服,一昼夜用尽,病重昼夜二剂,至大小便通利为度;另用忍冬藤一把烂研,酒少许敷四围。(《外科精要》忍冬酒)

    【注意事项】

    宜忌:忍冬藤与金银花功效相似,可作金银花的代用品。但本品有通经络作用,而解毒作用弱于金银花,使用时应加以注意。

    毒副作用:木犀草素毒性很低,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80mg/kg,灌服2.5g/kg无毒性表现。给豚鼠灌服成人量50倍的木犀草素20天,对动物一般活动、肝肾功能、血象及重要脏器均无明显影响。亦有报道指出,木犀草素给小鼠腹腔和肌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411.5±79.3mg/kg和592±55.6mg/kg。

    目前尚无忍冬藤的毒性报道。

    【医家论药】

    “忍冬,《别录》称其甘温,实则主治功效皆以清热解毒见长,必不可以言温,故陈藏器谓为小寒,且明言其非温;甄权则称其味辛,盖惟辛能散,乃以解除热毒,权说是也。今人多用其花,实则花性轻扬,力量甚薄,不如枝蔓之气味俱厚。古人只称忍冬,不言为花,则并不用花入药,自可于言外得之。

    观《纲目》所附诸方,尚是藤叶为多,更是明证。《别录》谓主治寒热身肿,盖亦指寒热痈肿之疮疡而言,与陈自明《外科精要》之忍冬酒、忍冬圆同意,非能泛治一切肿胀。……濒湖谓治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则今人多用其花,寿颐已谓不如藤叶之力厚,且不仅煎剂之必须,即外用煎汤洗涤亦大良。”(《本草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