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 Bombyx mori L. 的幼虫感染白僵菌 Beauveria bassiana (Bals.) Vuill. 而僵死的干燥全虫。亦名僵蚕(《备急千金要方》)。味辛、咸,性平。入肝、肺、胃经。功能:祛风解痉、化痰散结。主治:中风失音、惊痫、头风、喉风、喉痹、瘰疬结核、风疮瘾疹、丹毒、乳腺炎。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白僵蚕蚕体中含有激素羟基促脱皮甾酮(Ecdysterone)及一种色素——3-羟基犬尿素(3-Hydrcxykynurenine)。体表的白粉中含有草酸铵、蛋白质和脂肪。
药理作用:
1. 催眠、抗惊厥作用 僵蚕醇水浸出液给小鼠皮下、腹腔注射或灌服,或给家兔静脉注射,均有催眠作用。小鼠灌服25g/kg,皮下注射 12.5g/kg,其催眠作用与皮下注射苯巴比妥50mg/kg 的效力相当。小鼠灌服100%僵蚕煎剂,能降低士的宁所致小鼠惊厥的死亡数。但对电击休克、戊四氮和咖啡因引起的惊厥无明显对抗作用。有报告认为,僵蚕抗士的宁惊厥的成分是草酸铵,因为僵蚕煎剂除去草酸铵后,即失去抗士的宁强直惊厥的活性。
2.其他作用 50%僵蛹水煎液给小鼠灌胃0.2ml/只/天,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71.4%,但同时体重亦有下降现象。
僵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轻度抑制作用;对家兔四氧嘧啶实验性糖尿病有效,对四氧嘧啶型糖尿病家兔的胰腺细胞有修复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支气管炎 炙僵蚕12g,蝉衣、大黄各8g,姜黄5g,苏子、紫菀各10g。每日 1剂,煎汁600ml,分2次服。病情重者,每日2剂,煎汁1 000ml,分4次服。随证加减。治疗110例,结果:显效26例,有效63例,无效21例。〔辽宁中医杂志 1991;18(4):24〕
2. 治疗三叉神经痛 僵蚕200g,全蝎150g,白附子100g,川芎200g,白芷200g,分别研细末拌匀,每次2g,每日服2次。10天为1疗程。治疗 50例,用药2~3个疗程后,治愈33例,显效13例,有效2例,无效2例。〔广西中医药 1984;(3):21〕
3. 治疗高脂血症 白僵蚕末,每次3g,每天服3次,2个月为1疗程。治疗21例,全部有效。〔湖北中医杂志 1987;(3):43〕
4. 治疗血吸虫病 乌梅炭、炙僵蚕各60g,共研细末,调入250ml 蜂蜜中,每次15ml,日服2次。治愈1例晚期血吸虫病所致直肠腺瘤型息肉患者,随访2年未复发。〔浙江中医杂志 1983;(5):209〕
5. 治疗多发性疖肿 僵蚕研粉,每次10g,日服2次,若有恶心呕吐者,可装胶囊使用。治疗35 例,全部治愈,随访1年以上,仅2例复发,再次治疗而痊愈。〔广西中医药 1983;(4):5〕
6. 治疗乳腺炎 生僵蚕15g,研成细末,用陈醋调匀,涂敷患处,1日数次。另以金银花、蒲公英各60g,分次煎服,或以沸水泡之代茶饮。治疗17例,治愈16例。〔中级医刊 1965;(7):454〕
方剂选用:1. 治疗头风:白僵蚕(去丝、嘴)、良姜等分。为细末。每服半钱,白梅茶清调下,临发时服。(《百一选方》)
2. 治疗瘰疬:白僵蚕,研末,水服五分匕,日三服。(《备急千金要方》)
3. 治疗瘾疹:白僵蚕四两,蝉蜕二两,大黄八两,姜黄六钱。共研细末,绢罗筛过,瓷瓶存贮,每服二钱,以黄酒四两、蜂蜜五钱调服,服后取微汗,避风一、二日。孕妇忌服。(《寒温条辨》升降散)
4. 治疗小儿惊风:白僵蚕、蝎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共一钱(微炮过)。为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以生姜温水调,灌之。(《本草衍义》)
5. 治疗喉闭牙关不开者:白僵蚕,微炒为末,生姜自然汁调下一钱。(《中藏经》)
配伍效用:
僵蚕配伍薄荷、桔梗 僵蚕祛风化痰止痛;薄荷散风热、利咽喉;桔梗宣肺利咽。三者合用,有疏风散热、利咽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上攻之咽喉肿痛等。
僵蚕配伍刺蒺藜 僵蚕辛咸性平,祛风解痉、化痰散结;刺蒺藜苦辛性温,平肝降逆、散风明目。二者合用,共奏平肝解郁、息风止痉、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头晕、目眩;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以及各种内伤头痛等。
僵蚕配伍地龙 僵蚕辛咸性平,祛风解痉、化痰散结;地龙味咸性寒,清热平肝息风、通络止痛。二者合用,有息风止痉、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痰阻络之顽固性头痛、神经性头痛;中风之半身不遂以及高热狂躁、惊风抽搐等症。
僵蚕配伍全蝎、胆南星 僵蚕息风止痉、泄热化痰;全蝎息风镇痉;胆南星清热化痰定惊。三药合用,有清热化痰、息风止痉之功效,用于治疗小儿痰热急惊。
僵蚕配伍人参、白术、全蝎 人参、白术补气健脾;僵蚕、全蝎息风止痉。四药共用,有益气健脾、息风止痉之功效,用于治疗小儿脾虚慢惊者。
僵蚕配伍桑叶、木贼 僵蚕祛风泄热止痛;桑叶、木贼疏散肝经风热而明目。三者伍用,有祛风止痛、清热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肝经风热所致之头痛目赤等。
【注意事项】
宜忌:“凡中风口噤,小儿惊痫夜啼,由于心虚神魂不宁,血虚经络劲急所致,而无外邪为病者忌之。女子崩中,产后余痛,非风寒客入者,亦不宜用。”(《本草经疏》)
“恶桑螵蛸、桔梗、茯苓、茯神、萆薢。”(《药性论》)
毒副作用:给小鼠、大鼠腹腔注射僵蚕乙醇提取物0.5~5g/kg,未见毒性反应。
僵蛹水煎剂给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为44.5±1.4g/kg;在剂量为35g/kg时开始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小鼠活动逐渐减少,伏地不动,部分动物出现紫绀,10只中1只死亡;给小鼠灌胃2g/kg/d(相当于成人每日服9g的10倍),连续22天,未出现死亡和病弱现象,解剖肝、肾、脾未见有明显异常变化。
临床应用本品,一般无明显不良反应。少数有恶心、上腹部不适、口咽干燥、食欲下降等;极少数病人可出现痤疮样皮疹及过敏性皮疹,停药后均能自行消失。
【医家论药】
“白僵蚕,《本经》味咸,《别录》辛平无毒,然详其用,应是辛胜咸劣,气微温之药也。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入足厥阴、手太阴、少阳经。厥阴为风木之位,主藏血,小儿惊痫夜啼,女子崩中赤白,风热乘肝脏也,产后余痛,风寒入血分也,辛能祛散风寒,温能通行血脉,故主如上诸症也。肺主皮毛,而风邪客之,则面色不光润,辛温入肺,去皮肤诸风,故能灭黑及诸疮瘢痕也。男子阴疡,风湿浸淫也,辛平能散风热,兼能燥湿,是以主之。”(《本草经疏》)
“僵蚕,祛风散寒,燥湿化痰,温行血脉之品。故书载能入肝兼入肺胃,以治中风失音,头风齿痛,喉痹咽肿,是皆风寒内入,结而为痰。合姜汤调下以吐,假其辛热之力,以除风痰之害耳。又云能治丹毒瘙痒,亦是风与热炽,得此辛平之味,拔邪外出,则热自解。”(《本草求真》)
“白僵蚕,味辛气温而性燥,故治湿胜之风痰,而不治燥热之风痰。小儿惊痫夜啼,是肝热生风,又为痰湿所痼而阳不得伸,是以入夜弥甚。僵蚕劫痰湿而散肝风,故主之。至男子阴疡,女子崩中赤白,产后余痛,无非厥阴之风湿为患,无他奥义。”(《本草思辨录》)
附注:
1.白僵蚕,因虫体内外均有白色粉状物而名之。亦称生僵蚕,俗称天虫、僵虫。本品未经炒炙者辛散作用较强,药力较猛,既能走表以散风热,又能平熄内风以解痉。如川芎茶调散用其配伍川芎、菊花等以治风热上攻之头昏目眩及偏正头痛;《杨氏家藏方》中牵正散则用其合生白附子、生全蝎,以治风痰阻于经络所致的口眼#斜等证。
僵蚕经炒制入药者,称为炒僵蚕,亦称炙僵蚕或制僵蚕。僵蚕经炒制后可去其腥臭味,减少对胃的刺激。有人认为,炒僵蚕疏风走表之力稍减,宜用于惊痫、抽搐、瘰疬痰核等证。
2.用白僵菌接种于蚕蛹,使发病而成僵蛹,可代白僵蚕供药用。僵蛹有一定的退热、止咳、化痰、镇静、止抽、消肿以及调节神经、参与脂肪代谢等作用。僵蛹能对抗硝酸士的宁引起的小鼠惊厥,并能降低死亡率。僵蛹对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亦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可用来治疗癫痫、高热惊厥、流行性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气管炎、遗尿、荨麻疹、高血清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