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皮及枝皮。味辛、甘,性热。入肾、脾、膀胱经。功能: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主治:

    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癥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内服:煎汤,2~5g,研末冲服,每次1~2g; 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浸酒涂擦。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1%~2%,称桂皮油或肉桂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Cinnamic aldehyde),并含少量乙酸桂皮酯(Cinnamyl acetate)、乙酸苯丙酯(Phenylpropyl acetate)。此外尚含黏液质、鞣质及微量生物素,亦含多种二萜类成分。

    药理作用: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桂皮醛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表现为自发活动减少,并能对抗甲基苯丙胺所致的活动过多、转棒试验产生的运动失调,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有报告指出,桂皮醛大于30mg/kg时,可抑制小鼠自发运动,给予60mg/kg自发运动量轻度增加,如100mg/kg以上,则立即出现一过性兴奋,继而出现抑制作用。报告者认为,桂皮醛的中枢作用可能是其单胺神经机能的相互作用及三环类抗抑郁药样的作用。小鼠压尾法或腹腔内注射醋酸扭体法,均证明其有镇痛作用。对小鼠正常体温以及用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引起的人工发热均有降温作用。桂皮醛及肉桂酸钠对温刺引起的发热有解热作用。桂皮醛可延迟士的宁引起的强直性惊厥及死亡的时间;减少菸碱引起的强直性惊厥及死亡的发生率。但对戊四氮惊厥无效。

    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有报告指出,肉桂煎剂灌胃,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有改善作用;能增加豚鼠离体心脏的冠脉流量,并能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豚鼠离体心脏的冠脉流量减少。肉桂水提取物或肉桂油给大鼠灌胃,均能对抗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肉桂水提取物强于肉桂油。肉桂制剂能使舒张压得到较充分提高,冠状动脉及脑动脉灌注压相应增高,促进心肌及胸部侧支循环开放,从而改变其血液供应,呈现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亦有报告认为,肉桂能抑制蛙心并扩张血管,对家兔心脏呈抑制作用,可致血压下降。实验证明:桂皮酸钠有扩张家兔血管的作用,可以促进血循环。附子、肉桂复方对灼伤一侧肾上腺形成的肾上腺皮质性高血压大鼠有降压作用;对结扎肾脏而形成的肾性高血压大鼠无降压作用。桂皮醛及桂皮酸钠对蛙足蹼膜血管有扩张作用。对外周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使血压降低和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对冠脉及脑血管有短暂的扩张作用。

    3.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桂皮油有芳香性健胃作用,能刺激嗅觉,反射性地促进胃机能,亦能直接对胃黏膜有缓和的刺激作用,使分泌增加,蠕动增强。桂皮油给家兔口服,能促进肠运动,使肠管兴奋,对离体兔肠亦有同样作用。

    有报告指出,肉桂水提取物腹腔注射,对寒冷或水浸应激所致大鼠溃疡有强抑制作用,其活性与甲氰咪胍相同。甲氰咪胍对5-羟色胺(5-HT)所致溃疡无效,而肉桂却能选择性阻滞组胺的H2受体,因而对胃液分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通过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从而抑制5-HT溃疡。肉桂还能减少结扎幽门大鼠的胃液分泌量,促进胃黏膜血流。肉桂抗溃疡的机制可能是由于溃疡活性因素(胃液和胃蛋白酶)的减少与抵御因素(胃黏膜血流速率)的增加所致。

    肉桂水煎剂20g/kg给小鼠灌胃,能显著抑制小鼠的胃肠推进率和对抗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但不能对抗酚妥拉明、吗啡或阿托品性小鼠胃肠墨汁推进率。当5g/kg时,对蓖麻油或番泻叶性小鼠腹泻无显著影响。

    4. 其他作用 桂皮油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的效果较好,但因有刺激性,很少用作抗菌药物。内服可作健胃和驱风剂;外敷可治胃痛、胃肠胀气绞痛。对真菌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可与麝香草酚混合治疗头癣。桂皮醛及肉桂酸钠可使家兔白细胞增加。

    肉桂水提取物给小鼠灌胃,能抑制糖皮质激素所致之阳虚小鼠胸腺萎缩,并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保护作用。

    体外和体内实验证明:肉桂有明显抑制 ADP 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体外实验证明:肉桂水煎剂及水溶甲醇部分有较强的抗凝作用。

    肉桂与雄黄、槟榔及阿魏同用有一定的预防血吸虫病的作用。

    肉桂中的二萜类成分有抗补体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支气管哮喘 肉桂粉1g,加入无水酒精10ml,静置10小时后取上清液 0.15~0.3ml,加2%普鲁卡因至2ml,混匀,注入两侧肺俞穴,每穴1ml。治疗21例,19例控制发作,1例症状减轻,1例无效〔福建中医药 1959;(1):16〕

    2. 治疗冻疮 Ⅰ号山桂膏(山莨菪碱400mg,肉桂3g,樟脑2g,研极细粉,加凡士林9g,调匀备用。)和Ⅱ号山桂膏(Ⅰ号山桂膏100g,土霉素25万单位(研粉),调匀备用,)外用,治疗1804人,随访812人,全部治愈〔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7;7(1):49〕

    3. 治疗狭窄性腱鞘炎 肉桂、公丁香各等份,研细末,鲜生姜洗净切成薄片,中间用针刺6~7个小孔备用。先在患部痛点上撒药粉少许,然后放上姜片。用艾柱在姜片上点燃灸之。治疗25例,痊愈23例,好转2例。〔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88;(4):45〕

    4. 治疗腰腿痛 肉桂粉5g,1次服用,每日2 次,3周为1疗程。治疗肾阳虚型腰痛102例(风湿性脊椎炎 35 例,类风湿性脊椎炎5例,腰肌劳损55例,原因不明者7例),治愈47例,显效39例,有效14例,无效2例。〔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2):115〕

    5. 治疗小儿泄泻 丁香5~10g,肉桂4~6g,木香5~10g,研细末置纱布袋内,用绷带缚小儿脐上1夜,一般1~3次即可见效。治疗66例,痊愈56例,显效6例,好转4例。〔中医杂志 1985;26(6):75〕

    6. 治疗小儿流涎 肉桂10g(2次量)研成细末,醋调至糊饼状,每晚临睡前将药均匀摊于两块纱布上,分别贴敷于两侧涌泉穴,胶布固定,次日晨取下。治疗脾阳虚型小儿流涎6例,用药3~5次全部治愈。〔中医杂志 1983;(8):78〕

    方剂选用:

    1. 治疗九种心痛,烦闷:桂心半两。末,以酒一盏,煎至半盏,去滓,稍热服。(《太平圣惠方》)

    2. 治疗冷气攻心腹痛,多呕,不欲饮食:桂心一两,高良姜一两(锉),当归一两(锉,微炒),草豆蔻一两半(去皮),厚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炒)令香熟〕,人参一两(去芦头)。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太平圣惠方》桂心散)

    3. 治疗鹤膝风,贴骨疽及一切阴疽:熟地一两,肉桂一钱(去粗皮,研粉),麻黄五分,鹿角胶三钱,白芥子二钱,姜炭五分,生甘草一钱。煎服。

    (《外科全生集》阳和汤)

    4. 治疗打扑伤破,腹中有淤血:桂心、当归各二两,蒲黄一升。上三味,治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备急千金要方》)

    5. 治疗产后腹中瘕痛:桂(末),温酒服方寸匕,日三。(《肘后备急方》)

    6. 治疗产后余寒,下痢便脓血赤白,日数十行,腹痛时时下血:桂心、甘草各二两,白蜜一升,干姜二两,当归三两,赤石脂十两(绵裹),附子一两(炮,去皮,破)。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纳蜜,再沸,分三服。(《千金翼方》桂心汤)

    7. 治疗小儿下痢赤白,腹痛不可食:桂心、黄连各等份。上为末,白糊丸小豆大三十丸,米汤送下。(《普济方》桂连丸)

    8. 治疗虚寒阴火之喉痛、喉痹:肉桂、干姜、甘草各五分。各研极细末,滚水冲掉,将碗顿于滚水内,再掉,慢以咽下。但先以鹅毛蘸桐油,入喉卷痰,痰出服药更效。(《外科全生集》桂姜汤)

    配伍效用:

    肉桂配伍黄连 肉桂辛甘性热,入肾、脾、膀胱经,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功擅温补肾阳;黄连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长于清泻心火。二者伍用,寒热兼施,共奏泻南补北、交通心肾之功效,用于治疗心肾不交之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烦躁不安、遗精等症。

    肉桂配伍黄芪、当归 肉桂温经通脉、散寒止痛;黄芪补气、托毒、生肌;当归补血、活血。三者合用,有温补气血、托疮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寒邪凝滞之疮疡溃烂、日久不敛属阴证者。

    肉桂配伍熟地 肉桂甘热,温阳通脉,培补下元之阳;熟地甘润,滋阴养血,培补下元之阴。二者合用,有滋阴助阳、养血通脉,培补下元阴阳之功效,用于治疗下元虚损、肾气虚衰而引起之小便不利、四肢发冷、腰膝酸软、男子阳痿、遗精,女子宫寒不孕。

    【注意事项】

    宜忌:阴虚火旺忌服,孕妇慎服。

    “若体热血妄行者,切宜禁忌。畏石脂,妊妇戒用。”(《药鉴》)

    毒副作用:桂皮醛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静脉注射为132mg/kg,腹腔注射为610mg/kg,口服为2225mg/kg。桂皮油6~18g对狗可致死,解剖可见到胃肠道黏膜发生炎症与腐蚀。小量桂皮醛能引起小鼠运动抑制,眼睑下垂;大量则可引起强烈痉挛,运动失调,耳血管扩张,呼吸促迫,翻正反射消失,死亡。外观表现镇静,但对声音及触觉刺激反应仍敏感。

    临床应用本品用量不宜过大。曾有1例成人因顿服大量(一两二钱)肉桂粉末发生毒性反应的报告,表现为头晕眼花、目胀、咳嗽、口渴、尿少、溺时尿道中有灼热感等。推测其毒性反应与肉桂中所含桂皮油有关。

    【医家论药】

    “桂枝、桂心、肉桂,……味纯阳,故能散风寒;自内充外,故能实表;辛以散之,热以行之,甘以和之,故能入血行血,润肾燥。……其主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腰痛、堕胎、温中、坚筋骨、通血脉、宣导百药无所畏、又补下焦不足、治沉寒痼冷、渗泄、止渴、止荣卫中风寒、秋冬下部腹痛因于寒、补命门、益火消阴者,肉桂之所治也。气薄轻扬,上浮达表,故桂枝治邪客表分之为病。味厚甘辛大热,而下行走里,故肉桂、桂心治命门真火不足,阳虚寒动于中,及一切里虚阴寒,寒邪客里之为病。盖以肉桂、桂心甘辛而大热,所以益阳;甘入血分,辛能横走,热则通行,合斯三者,故善行血。”(《本草经疏》)

    “桂皮……大都有四等,其在下最厚者曰肉桂,去其粗皮而留其近木之味厚而最精者云桂心,入二三分于补阴药中,则能行地黄之滞而补肾,由其味辛属肺,而能生肾水,性温行血,而能通凝滞也,能通血脉凝滞,其能补肾必矣。在中次厚者曰官桂,主治中焦有寒,在上薄者,走肩臂而行肢节之凝滞,肩臂引经多用之。其在嫩枝最薄者曰桂枝,伤寒伤风之有汗者宜用之,以解微表也,非固表也。惟有汗者,表虚邪微,故用此气薄辛甘之剂,以轻散之,则汗自止,岂有辛甘之剂,能固表哉。”(《药鉴》)

    “肉桂,治沉寒痼冷之药也。凡元虚不足而亡阳厥逆,或心腹腰痛而吐呕泄泻,或心肾久虚而痼冷怯寒,或奔豚寒疝而攻冲欲死,或胃寒蛔出而心膈满胀,或气血冷凝而经脉阻遏,假此味厚甘辛大热,下行走里之物,壮命门之阳,植心肾之气,宣导百药,无所畏避,使阳长而阴自消,而前诸证自退矣。”(《本草汇言》)

    “肉桂,善平肝木之阴邪,而不知善助肝胆之阳气,惟其味甘,故最补脾土,凡肝邪克土而无火者,用此极妙。与参、附、地黄同用,最降虚火,及治下焦元阳亏乏;与当归、川芎同用,最治妇人产后血淤儿枕痛,及小儿痘疹虚寒,作痒不起。”(《本草正》)

    “肉桂,散寒邪而利气,下行而补肾,能导火归原以通其气,达子宫而破血堕胎,其性慓悍,能走能守之剂也。若客寒犯肾经,亦能冲达而和血气,脉迟在所必用。其逐淤、治疝、消痈有功者,盖血虽阴类,用之者必借此阳和耳。”(《本草汇》)

    “肉桂,气味甘辛,其色紫赤,有鼓舞血气之能,性体纯阳,有招导引诱之力。昔人云此体气轻扬,既能峻补命门,复能窜上达表,以通营卫,非若附子气味虽辛,复兼微苦,自上达下,止固真阳,而不兼入后天之用耳。故凡病患寒逆,既宜温中,及因气血不和,欲其鼓舞,则不必用附子,惟以峻补气血之内,加以肉桂,以为佐使,如十全大补、人参养荣之类用此,即是此意。”(《本草求真》)

    “桂心,性最烈,不可多服,配二陈则行气之效大,配四物则行血之功速。”(《药性辨疑》)附注:

    1.大凡肉桂入药,以皮细肉厚、腻滑如玉、断面紫红色、油性重、香气浓者为佳,故有玉桂、油肉桂、紫油桂、赤油桂、上油桂、上肉桂诸称。国内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称广肉桂;进口者主产于越南(旧称安南),称安南肉桂,简称安南桂、安桂。国产肉桂中以大瑶山区所产野桂制成者为最佳,旧称黄瑶肉桂,简称黄瑶桂,但现多用藤县地区家桂的制成品。进口肉桂中以越南北圻清化所产野生桂为最上品,称清化肉桂,但产量较小,国内现多以按越南规格仿制品入药。蒙自肉桂并非蒙自所产,实产于北圻与滇边接近的孟山,过去由越贩运到蒙自出售,经药商收购后,秘密加工制成。其高档货用开水泡后有绿水渗出,故称绿水桂,价格昂贵。其实,本品性燥,不含油分,“绿水”是人为制成,并非天然特色,入药也不见长,现已不用。

    桂树乔木林中老树枝桠或桂树矮林中生长已六、七年的幼树所剥取的树皮经加工而入药者称官桂。本品瘦小皮薄,油少性燥,补元阳之力不足,多用其温中燥湿。按李时珍所云“官桂者,乃上等供官之桂”来看,当为上品,故也称上官桂。

    肉桂之干燥枝皮或干皮,刮去栓皮后,经水润切片晾干,或用时打碎入药者称肉桂心,简称桂心。大多认为其味厚且燥性较小,多用于助心阳、交心肾。

    肉桂片碾成极细末而入药者称肉桂末,亦称肉桂面。本品无需入煎,常用药汁及开水冲服,其辛香之气未散,药力较足,为大多医家所喜用。如《肘后备急方》中用其单味以温酒服方寸匕,日三,治妇人产后腹中因冷瘕痛。此外,也常用酒调外敷或浸酒涂擦,以治胸腹腰脊冷痛等证。

    2.肉桂畏赤石脂是中药“十九畏”内容之一。至于其原理,至今未有明确论述。实验表明:将肉桂与赤石脂混煎后,由于赤石脂的吸附作用及其酸性的影响,使肉桂有效成分在煎液中的浓度明显降低。推测所谓肉桂畏赤石脂可能与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