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 Mylabris phalerata Pall. 或黄黑小斑蝥 Mylabris cichorii L. 的干燥全虫。亦名斑猫(《本经》)等。味辛,性寒,有毒。入大肠、小肠、肝、肾经。功能:攻毒蚀疮、破血散结。主治:痈疽、恶疮、顽癣、口眼斜、喉蛾、瘰疬、狂犬咬伤、经闭、癥瘕。外用:研末敷贴、发泡,或酒、醋浸涂。内服:炒炙研末,0.03~0.06g,或入丸、散。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斑蝥中含斑蝥素(Canthavidin) 0.060%~1.825%,并含羟基斑蝥素(Hydroxycan- thavidin),其含量为斑蝥素含量的1/2~1/3。尚含脂肪12%及树脂、蚁酸、色素等。

    人工合成的斑蝥素的衍生物有斑蝥酸钠、羟基斑蝥胺、甲基斑蝥胺、去甲斑蝥、丙烯基斑蝥胺等。

    南方大斑蝥除去头、足和翅的虫体含磷23.785mg/g、镁7.114mg/g、钙1.691mg/g,并含有铁、铝、锌、铬、锰、镉、锶和铜等微量元素。全虫及头、足、翅等部分亦含有一定量的上述元素和铅元素。

    药理作用:

    1. 抗癌作用 斑蝥是我国首先发现具有抗癌作用的药物。有人发现,应用斑蝥3~4次能使焦油诱发的家兔癌瘤消失。体外试验(美蓝法或细胞呼吸法等)

    证明,斑蝥的水、醇或丙酮提取物能抑制Hela细胞和人的食管癌、贲门癌、胃癌、胃窦癌、乳腺癌、纤维瘤、何杰金病、肝癌、肺癌及脾肉瘤细胞的代谢。

    斑蝥中的活性成分斑蝥素对肝脏和癌细胞有较强的亲和性;对小鼠腹水型肝癌及网状细胞肉瘤有抑制作用,其疗效与接种的瘤细胞数有关,斑蝥素能使网状细胞肉瘤ARS腹水型小鼠的生存时间延长56%左右,亦能使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明显萎缩、退化及胞浆空泡变性等形态学改变得以改善。斑蝥素对小鼠肉瘤180、大鼠瓦克瘤无效。斑蝥素的有效剂量和毒性剂量非常接近。关于斑蝥素的抗癌原理,有人认为,它能抑制癌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从而抑制其生长分化。在治疗量下对癌细胞有核固缩、破裂等形态变化。临床药理研究亦表明:斑蝥素对原发性肝癌及其他癌症有效,且无骨髓抑制作用。

    研究表明:斑蝥酸钠、去甲斑蝥素和去甲斑蝥酸钠可以各种方式作用于癌细胞。肝癌小鼠给予斑蝥酸钠后,不仅能提高肝癌细胞内的cAMP水平和cAMP/cGMP的比值,而且能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活性,提示其抗癌作用与提高cAMP水平、降低cAMP磷酸二酯酶活性有关;斑蝥酸钠能提高癌细胞和荷瘤细胞的能量代谢,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力,降低荷瘤小鼠的癌毒素水平。

    去甲斑蝥素和去甲斑蝥酸钠能提高肝癌细胞的呼吸抑制率,增加酸性磷酸酶和脱氧核酸酶的活性。去甲斑蝥酸钠对细胞有丝分裂尚有干扰作用,导致有丝分裂紊乱,其作用效应对非常二倍体细胞和肿瘤细胞大于正常二倍体细胞,从而对癌细胞有针对性。

    研究还发现,斑蝥素、斑蝥酸钠和去甲斑蝥素的抗癌作用依次增强,而泌尿副作用依次降低,去甲斑蝥素几乎无此副作用,表明甲基不是活性基团,而与副作用有关。从而证明去甲斑蝥素是目前该类成分中较理想的结构。

    2. 对造血系统的作用 斑蝥能刺激骨髓引起白细胞升高。在斑蝥素动物实验中,骨髓检查可见白细胞增生活跃。斑蝥酸钠也有类似作用,同时,仍有一定副作用。去除斑蝥素的二甲基,人工全合成去甲斑蝥素,对小鼠、大鼠及家兔的外周白细胞有明显升高作用。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食管癌及慢性肝炎266例,72%患者的白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副作用显著降低。对其他抗癌药物所致的白细胞降低也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动物(小鼠)实验表明:去甲斑蝥素升高白细胞的作用机制是由于刺激骨髓细胞DNA的合成所致。

    去甲斑蝥酸钠1mg/kg腹腔给药3天,能使正常小鼠骨髓粒-单系祖细胞产率增加;腹腔连续给药5 天,在使放射损伤的小鼠外周白细胞数量回升的同时,还可使粒-单系祖细胞产率得到部分恢复,且能促使更多的骨髓造血干细胞进入细胞周期。

    3. 局部刺激作用 斑蝥及斑蝥素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引起局部发赤和起泡。但其对组织的穿透力却较小,因此其作用较缓慢,仅有中度疼痛,通常不涉及皮肤深层,形成的泡很快痊愈而不留疤痕。由于斑蝥素在发泡时能刺激巨噬细胞大量产生,故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其对黏膜或皮肤创口的作用较强烈,且较难痊愈。

    口服斑蝥可引起口腔、咽喉烧灼感、呕吐、腹痛、腹泻。从肾脏排出时,可刺激整个泌尿道,对膀胱刺激可致尿急,对尿道刺激可引起**异常勃起。

    故俗称斑蝥为壮阳剂。

    4. 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斑蝥素对新城疫鸡瘟病有良好疗效,可使 90%以上的“急性型”病鸡在3天左右痊愈。单用斑蝥素治疗非成年甲型肝炎,外敷治疗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有效果。斑蝥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 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以小鼠移植癌进行免疫试验,斑蝥对机体免疫机能无明显影响,但较大剂量则可使免疫能力下降。这种免疫抑制可能是机体全身性衰竭的表现。临床应用斑蝥素对一部分病人有提高免疫机能现象。斑蟊素对周围血象中的白细胞数无降低作用。

    6. 雌激素样作用 有人报告斑蝥素有雌激素样作用;但也有人认为单纯的斑蝥素无此作用,只有不纯的斑蝥素方有此作用。

    7. 其他作用 对家兔实验性踝关节炎,用斑蝥丹(即 0.1g 斑蝥蜜丸)灸治,有明显抗炎效果。斑蝥水浸剂在体外能杀死丝虫幼虫。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肝癌 斑蝥5~6只,去头、翅、足,纳入鸡蛋内,文火烤干,研碎分包2份。每次1份,日服1~3次,最长曾有连服14个月的患者,能延长原发性肝癌病人的生存时间,缓解症状。〔药学通报 1980;15(5):271〕

    2. 治疗晚期食道癌 斑蝥1只(去足头、翅、绒毛),鸡蛋敲一小孔,放进斑蟊,放锅内蒸约半小时,取出斑蝥,分作3块吞服,鸡蛋也可分小块同服。以此为主,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食道癌112例,病程在1年以上者53例,2年以上者41例,3年以上者16例,4年以上者2例。治愈2例,显效3例,有效63例,死亡44例。〔江苏医药 1977;(1):23〕

    3. 治疗各种关节炎 按不同发病部位选穴后,取发泡散(斑蝥3份,腰黄5份,共研细末)0.3~0.6g,置膏药中贴于穴位上,24小时后起泡揭去,用消毒针穿刺排液后,换敷青冰散,24小时后换贴阳春膏,72小时后取下,每次取2~4穴,一般治疗2~3次。治疗各种关节炎109例,17例疼痛消失,活动不受影响;25例疼痛消失,尚有酸胀感觉;44例疼痛减轻;23例无变化。〔浙江中医杂志 1980;15(2):56〕

    4. 治疗肱骨外上髁炎a. 肘关节屈曲90~120 度,取斑蝥粉0.01~0.02g,置于肱骨外上髁压痛最明显处,盖贴胶布,待7~9小时后局部有**、微痛感,皮肤潮红起泡,即去胶布及药,盖上消毒纱布。7天发泡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16例,发泡1~2次痊愈者9例,3次痊愈者4例,好转2例,无效1例。〔新中医 1983;(11):

    10〕

    b. 斑蝥粉0.01g 或0.02g,用大蒜汁调合成饼放在穴位上,盖贴约8cm×10cm大的胶布。发泡后一般2~4天即干燥而愈。每周发泡1次,3次为1疗程。治疗40例,发泡1~2次痊愈18例,发泡3 次痊愈22例。〔陕西中医 1989;10(7):318〕

    c. 用斑丁粉(斑蝥、丁香粉等份混匀)少许,以 75%乙醇调成厚糊状,置明显压痛点上,胶布固定。3~4 小时后洗去,若已起泡可刺破用消毒纱布包扎。治疗63例,仅2例无效。〔浙江中医杂志 1981;16(3):14〕

    5. 治疗骨结核 在鸡蛋顶上挖一小洞,入斑蝥 7只,隔水蒸熟,去斑蝥吃蛋,每天1只斑蝥蛋,连服30~40只,配合内服中药及外治,治疗骨结核102例,有效率为99%。孕妇及肾炎、泌尿系感染者忌服。〔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0;(1):29〕

    6. 治疗甲沟炎a. 斑蝥末每次10~12mg,均匀地撒一薄层于患处,然后用黑膏药文火烘软贴上,8~12小时后患处有微黄色液体渗出,揭去膏药,清除药泥,外涂2%龙胆紫溶液。治疗105例,用药1次,全部治愈。用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及饮酒。〔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4(6):375〕

    b. 斑蝥5g,六月雪25~30g,水煎温洗患处,每日4~6次,治疗13例,均1~3天治愈。化脓者先切开引流。〔赤脚医生杂志 1979;(12):20〕

    7. 治疗寻常疣 常规消毒后,疣顶部皮肤削去至见血,将活斑蝥去其头,局部外涂其流出的水珠样黄色分泌物,一只涂2~3个疣,勿需敷料覆盖。12~24小时后,可见涂药的疣变成如烫伤后的水泡,48~72小时后水泡自行消失不留疤痕。疣数目较多者,则选择较大及发病时间长者先治,其余可自行消退。治疗100例,均愈。用药期间未发现副作用。〔云南中医杂志 1982;3(5):24〕

    8. 治疗神经性皮炎a. 斑蝥15g,入70%乙醇100ml中,浸泡1周后取浸液涂患处。涂药后数小时,局部即发生水泡,用针刺破,敷料包扎,3~4天后即结痂脱落而愈。如病灶部仍有苔癣样变,可再次涂药。一般涂药1~3次。治疗24例,除1例中断治疗外,皆愈。〔中华皮肤科杂志 1964;(1):23〕

    b. 斑蝥粉2份,砒霜1份,加白醋调成糊状,涂患处,约半小时,刺破所起之泡,吸干液体,涂消炎药膏。治疗37例,除1例中断治疗外,其余经治1~2次,约7天左右而愈。〔广西中医药 1981;(2):45〕

    9. 治疗牛皮癣 斑蝥15g,生半夏30g,共研极细末,加香油适量调成糊状。先将病变处鳞屑清除干净,使创面有点状出血为宜。然后将药膏摊敷于患部,约为5分硬币厚,每日1次。用药后3次见效。治疗47例,疗效满意。〔四川中医 1991;9(7):36〕

    10. 治疗鹅掌风 斑蝥(去头、足、翅)2个,花椒10g,土槿皮15g,加醋500g,浸泡1夜,次日煮沸,待温后浸泡患手,多在1周左右痊愈。〔浙江中医杂志 1987;(1):17〕

    11. 治疗面瘫a. 斑蝥3只,巴豆3枚(去壳),共研细粉,用植物油调成糊状,将药物涂于无菌敷料上,敷于地仓及下关穴,保留5~8小时,去敷料后可见大小不等之水泡,待其自行干燥结痂脱落即可。每7天敷1次,每次敷两个穴位。共治疗面瘫13例,经治1~3次治愈12例,好转1例。〔新中医 1985;(5):34〕

    b. 斑蝥、巴豆各1份,研成细末,净水调敷患侧下关、太阳、四白、迎香或面神经运动点。治疗周围性面瘫38例,痊愈30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2例。〔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87;(3):130〕

    12. 治疗腮腺炎 斑蝥、雄黄、白矾各30g,蟾酥10g,共研细末过箩为发泡散,装瓶备用。再用香油、广丹配制成黑膏药。用法:先用75%乙醇消毒腮肿部位,后摊黑膏药于油纸上,并取少许发泡散置膏药中心(约 0.1~0.3cm),稍加热后将膏药贴于腮肿部位,但应将发泡散对准肿部最高处。贴药24小时后,除去膏药见肿起、发泡部位水破自流,后用龙胆紫药水外涂即可。如未发泡,应再敷1次即可。治疗500例,结果1次治愈401例,2~3次治愈90例,有效9例 。〔陕西中医 1991;12(8):355〕

    13. 治疗斑秃 斑蝥2个,补骨脂、旱莲草、川椒、干姜各20g,红花5g,用75%乙醇200ml,浸泡1周后滤液。以棉签蘸药液擦患处,日3~5次,1月为1疗程。治疗123例,痊愈87例,显效31例,无效5例。有效率95.9%。〔河南中医 1990;(3):23〕

    14. 治疗痛经 斑蝥、白芥子各20g,研极细末,以50%二甲基亚砜调成膏状。取麦粒大小放于胶布上,贴于中极或关元穴(两穴交替使用)。每次经前5日贴第1次,月经始潮或始觉腹痛则贴第2次。两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一般贴3小时揭去药膏,出现水泡逐渐增大,常2~3日逐渐干瘪结痂。水泡一旦擦破,涂紫药水。治疗82例,用药1个疗程后,显效56例,有效18例,无效8例。〔北京中医 1990;(5):28〕

    15. 治疗外阴白斑 斑蝥1.5g,75%乙醇100ml,浸泡2周,滤液涂病变处,涂药2小时局部起水泡,外涂1%龙胆紫预防感染。一般7~10天涂药1次,7~10次为1疗程。治疗7例,均愈。〔广西中医药 1978;(2):11〕

    16. 治疗小儿咳喘 斑蝥45%,雄黄45%,麝香10%,蜂蜜适量。先研斑蝥为粉,后入雄黄、麝香,共研匀,蜜调糊,每取米粒大,放于寸方胶布中间贴穴位上,每次取5~7个(双侧定喘、肺俞、风门为主穴,痰多难咯加双侧丰隆,纳呆加双侧足三里,喘重加膻中),每7~14天贴1次,3次为1疗程,间隔7~14天再贴。贴后8~12小时出现水泡,局部发热、胀痛,2~3天后症状减轻,5~6天后取下胶布,涂紫药水。治疗484例,治愈238例,显效85例,进步131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为93.8%。〔中国针灸 1984;(4):18〕

    17. 治疗梅核气 斑蝥3g,全虫、蜈蚣各1g,冰片0.5g,共研细末,加凡士林调成糊状,制成斑蝥膏。取火柴头大小置胶布上,贴天突和曲池穴上,3天后取下,未效者,水泡脱痂后再贴敷。治疗100例,结果治愈67例,显效14例,好转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 92%。〔福建医药杂志 1980;2(6):20〕

    18. 治疗鼻炎 生斑蝥(去足翅),研细末,用适量水、醋或蜂蜜调成糊状。患者印堂擦洗干净后,取1小块胶布,于中心处剪一黄豆大小的孔并贴于该穴,将药直接涂于小孔内,外以胶布贴盖,24 小时后去掉。不愈者1周后重复使用。局部水泡较小者用75%乙醇棉球轻压片刻,较大者以消毒针穿破放出水液,涂以2%龙胆紫或红霉素眼药膏,外用消毒纱布覆盖。治疗670例,用药1~7次后,痊愈 527例,显效100例,无效43例。对单纯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疗效较佳,有效率在97%以上;慢性鼻炎、慢性副鼻窦炎疗效次之,有效率分别为84.3%和72.1%。〔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0;(2):18〕

    19. 治疗鼻源性眼痛 斑蝥去头、足、翅,研末备用。取直径1cm的胶布一块,将其中心剪一直径0.5cm 的圆孔并贴于印堂穴处,用小刮匙取斑蝥粉如绿豆粒大置于孔中,外贴胶布。注意勿将药物误入眼内及口腔,以免引起不良反应。24 小时后除去胶布和药物,可见局部皮肤发红或有水泡,用新洁尔灭或乙醇消毒预防感染,2~3日后水泡自然吸收,每隔7天贴治1次,治疗110例,经用药1~7 次后,痊愈103例,好转5例,无效2例。〔山东医药 1991;31(1):2〕

    20. 治疗慢性咽喉炎 斑蝥7个,白糖500g,去核大枣7枚。每枚大枣内装斑蝥1个,将白糖盛于碗中,把装有斑蝥的大枣放在白糖上面,置于蒸笼中蒸40分钟,取出,弃枣及斑蝥,留白糖备用。每天早上各取上制白糖一调羹开水冲服。约10天服完,为1疗程。治疗78例,用药1~3个疗程,临床痊愈51例,有效21例,无效6例。〔中原医刊 1990;17(6):3〕

    方剂选用:

    1. 治疗痈疽,拔脓,痈疽不破,或破而肿硬无脓:斑蝥为末,以蒜捣膏,和水一豆许贴之,少顷脓出,即去药。(《仁斋直指方》)

    2. 治疗大人小儿瘰疬内消方:斑猫一两,去翅、足,用粟米一升,同斑猫炒令米焦黄,去米不用,细研,入干薄荷末四两,同研令匀,以乌鸡子清丸如绿豆大。空心腊茶下一丸,加至五丸,却每日减一丸,减至一丸后,每日服五丸。(《经验方》)

    3. 治疗干癣积年生痂,搔之黄水出,每逢阴雨即痒:斑猫半两,微炒为末,蜜调敷之。(《外台秘要》)

    4. 治疗一切瘘:斑猫三十枚(去头、足、翅,糯米拌炒令米黄),蜥蜴三枚(炙令黄),地胆四十枚(去头、足、翅,糯米拌炒令米黄)。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黑豆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后,以温酒下二十丸。(《太平圣惠方》)

    配伍效用:

    斑蝥配伍白砒、白矾、青黛 斑蝥攻毒蚀疮;白砒蚀疮祛腐;白矾解毒杀虫、燥湿止痒;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四药伍用,有解毒蚀疮、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瘰疬瘘疮等症。

    斑蝥配伍桃仁、大黄 斑蝥破血散结;桃仁破血祛淤;大黄逐淤通经。三药合用,有破血通经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淤血阻滞所致之经闭不通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有剧毒,内服宜慎;体弱及孕妇忌服。

    毒副作用:斑蝥为强烈之局部刺激发泡剂,外用时接触皮肤可致发泡,这是其疗效原理之一,但需防止溃破感染。

    斑蝥素是斑蝥的主要毒性成分,毒性最大;斑蝥酸钠次之;而羟基斑蝥胺和甲基斑蝥胺的毒性很小。给小鼠腹腔注射斑蝥素的半数致死量为1.25mg/kg;给小鼠腹腔注射斑蝥酸钠的半数致死量为3.4±0.26mg/kg,口服的半数致死量为3.8±0.23mg/kg;给大鼠口服甲基斑蝥胺的半数致死量为375mg/kg。

    临床应用本品,正常人口服斑蝥0.6g 可产生严重的毒性反应,口服1.3 ~3g 即可致死;斑蝥素的致死量为30mg。

    本品误服过量可致中毒,常见的中毒症状表现以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症状为主,如:口腔咽喉烧灼感、口渴、吞咽困难、舌肿胀起泡、气喘、多涎、恶心、呕吐、腹部绞痛及便血、炎性腹泻;腰痛,双侧肾区有明显叩击痛,并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和尿血;头痛、头晕、口唇及四肢麻木、多汗、瞳孔散大、视物不清、抽搐;血压增高、心律不齐、周围循环衰竭等,恢复期可有心率减慢。严重者有高热、休克、昏迷,以至心脏和呼吸抑制、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亦可出现**出血、**勃起及疼痛;有时还可出现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皮下淤点、黏膜充血等症状。

    研究表明:肾脏对斑蝥素有很高的敏感性。犬口服致死量(1mg/kg)的斑蝥素后,发生肾小球上皮细胞十分严重的浊肿,随之白细胞升高,出现蛋白尿、管型尿、血尿及血清非蛋白氮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亦可浊肿。中毒的小鼠和犬还可发生肝细胞浊肿、脂肪变、肝淋巴纤维性损伤和肝细胞坏死、心肌浊肿、肺淤血等。

    如斑蝥误入眼中,可引起流泪,眼睑红肿,有剧烈灼痛感,甚至出现结膜炎、角膜溃疡、虹膜炎等。

    本品外用过量,外敷面积过大,时间过久,亦可吸收中毒,引起肾炎和膀胱炎,甚至死亡。

    临床曾有误服斑蝥引起中毒以及出现呕血、血尿和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报告;亦有治疗顽固性牛皮癣,外敷斑蝥粉过量(15.6g,调陈醋适量外敷),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的报告。

    中毒救治:

    1. 口服中毒者,可立即洗胃,导泻。洗胃用活性炭混悬液;导泻用硫酸钠内服。亦可内服牛乳、鸡蛋清或10%氢氧化铝凝胶等,以保护胃黏膜,减少对毒物的吸收。

    2. 酌情补液,可加速毒素排泄、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纠正酸中毒。并适当给予维生素B、维生素C、辅酶A、ATP、肌苷等。

    3. 对症处理:高烧、惊厥者,可皮下或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0.2g;尿少者可口服双氢克尿塞25~50mg,亦可肌肉或静脉注射速尿20mg;有出血现象者肌肉注射安络血10mg或维生素K3 8mg等。

    4. 酌情应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

    5. 中草药治疗:

    a. 川黄连 3g,黑豆、滑石各30g,茶叶、制大黄、生甘草各9g,琥珀3g(分吞),葱白4枚,水煎服。有一定解毒作用。

    b. 生绿豆30g,生甘草9g,生黄连,水煎服。c. 板蓝根30g,黄连3g,甘草9g,水煎服。d. 绿茶30g,煎汤放冷,频服之。

    6. 其他:因斑蝥素为脂溶性,故当嘱患者忌油类及脂肪,以防止毒素进一步吸收。

    【医家论药】

    “斑蝥,专主走下窍,直至精溺之处,蚀下败物,痛不可当。葛氏云:凡用斑蝥,取其利小便,引药行气,以毒攻毒是矣。杨登甫云:瘰疬之毒,莫不有根,大抵以斑蝥、地胆为主,制度如法,能使其根从小便中出,或如粉片,或如血块,或如烂肉,皆其验也。但毒之行,小便必涩痛不可当,以木通、滑石、灯心辈导之。”(《本草纲目》)

    “斑猫,近人肌肉则溃烂,毒可知矣。性能伤肌肉,蚀死肌,故主鼠瘘疽疮疥癣。”“斑猫,性有大毒,能溃烂人肌肉,惟瘰疬、癫犬咬或可如法暂施,此物若煅之存性,犹能啮人肠胃,发泡溃烂致死,即前二证亦不若用米同炒,取气而勿用质为稳,余证必不可饵。”(《本草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