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 loides Bge. 的根茎。味苦,性寒。入肺、胃、肾经。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滑肠。主治:烦热消渴、骨蒸痨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根茎中含总皂甙约6%,其中有知母皂甙(Timosaponin)A-Ⅰ、A-Ⅱ、A-Ⅲ、A-Ⅳ,B-Ⅰ和B-Ⅱ。其中知母皂甙A-Ⅰ是萨尔萨皂甙元β-D-吡喃半乳糖甙,知母皂甙A-Ⅲ是萨尔萨皂甙元与知母双糖(Timobiose)结合而成的双糖甙。知母根茎中的皂甙元有萨尔萨皂甙元(Sarsasapogenin)、吗尔考皂甙元(Markogenin)、新芰脱皂甙元(Neogitogenin)。以前从知母中分离出来的皂甙知母宁(Asphonin)是吗尔考皂甙、知母皂甙A-Ⅲ、A-Ⅳ、B等的混合物。亦分离出异菝葜皂甙元(Smilagenin)等皂甙类成分。
尚含有黄酮类的芒果甙(Mangiferin,Chi- monin),异芒果甙(Isomangiferin);生物碱类的胆碱(Choline),尼克酰胺(Nicotinamide);有机酸类的鞣酸(Tannic acid),烟酸(Nicotinic acid)以及四种知母多糖(Anemarn A,B,C,D)。
另外尚含铁、锌、锰、铜、铬、镍等多种金属元素以及黏液质、还原糖等。
药理作用:
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知母煎剂对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霍乱弧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知母乙醇浸膏、乙醚浸膏及乙醚浸膏加丙酮处理后所得之粗结晶,对在普、拜培养基上培养的 H37RV 人型结核杆菌亚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醚浸膏的抗结核杆菌的抑菌效价最高。而皂甙则无作用。但有报道从知母中提得一种水溶性皂甙,对结核杆菌,尤其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另一种黄酮结晶,对结核杆菌也有抑制作用。对豚鼠实验性结核病以3%知母药饵治疗3~4个月,有较好疗效;也可减轻实验性结核小鼠的肺部病变,但死亡率并不降低;如将药物浓度提高到5%,则肺结核指数(反映肺脏大体病变的情况)可接近异烟肼,但死亡率却较对照组更高,可能系因药物本身毒性较大所致。
此外,8%~20%浓度的知母煎剂在沙伯培养基上对许兰毛癣菌、共心性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等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癣菌也有抑菌作用。亦有报道指出,知母皂甙有灭螺作用。
2. 解热作用 知母浸膏4g/kg皮下注射,能防止和治疗大肠杆菌所致兔高热,且作用持久。知母根茎中所含皂甙具有明显降低由甲状腺素造成的耗氧率增高及抑制 Na+,K+-ATP 酶活性的作用。
3. 对皮质激素作用的影响 大鼠服用滋阴降火中药生地知母甘草汤或其中的单味药,均能使受地塞米松抑制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并有防止肾上腺萎缩的作用。生地知母甘草汤和激素同时服用,能减少激素的副作用。知母皂甙元(菝葜皂甙元)与知母水煎剂相似,能明显降低高甲状腺激素状态小鼠脑β-受体 RT 值,但对亲和力无影响,还能显著地改善该状态小鼠的体重下降。
4. 对血糖的影响 给正常家兔注射知母干浸膏(6g/kg)后,对血糖无影响,醇提取物可引起暂时性的血糖升高。知母水浸提取物,能降低正常兔的血糖水平,特别是对四氧密啶性糖尿病兔作用更为显著。白虎加人参汤(知母、人参、甘草)的提取物0.5~1g/kg腹腔注射,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亦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给药后6小时下降120mg%。对正常大鼠,知母不能增进葡萄糖的氧化,虽可促进横膈、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使横膈中糖元含量轻度增加,但肝糖元含量却有所降低。对实验性(四氧嘧啶)糖尿病的小鼠,腹腔注射知母水性提取物0.15g/kg,5小时血糖下降200mg%,尿中酮体减少。
5. 其他作用 知母浸膏对妊娠兔离体子宫无显著影响。从西陵知母根茎中分得β-谷甾醇治疗皮肤鳞癌、宫颈癌有较好疗效且无副作用。知母皂甙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同其对细胞膜的泵的强烈抑制作用有关。知母中所含的烟酸,有维持皮肤与神经健康及促进消化道功能的作用。从知母叶中提得的芒果甙有明显的利胆作用;亦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急性风湿热 知母30g,炙甘草、桂枝各15g,生石膏50g,粳米50g,随证加减,水煎服。治疗56 例,显效率为71.4%,总有效率为91.0%。〔吉林中医药 1992;(1):16〕
2. 治疗毛囊炎 知母、夏枯草各30g,水煎,冷却,湿敷患处,每日2次。治疗头皮毛囊周围炎19例,其中11例脓性分泌物多,耳后淋巴结明显肿大,加服复方新诺明。结果全部治愈。其中9天治愈者4例,15天左右治愈者8例,21天治愈者7例。〔临床皮肤科杂志 1985;14(5):275〕
3. 治疗前列腺肥大症 黄柏、知母、牛膝各 20g,丹参30~50g,大黄10~15g,益母草50g。水煎服,日1剂。有尿潴留滴尿较重及肾功能受累者,可留置尿管;合并膀胱和尿道炎症者可加服呋喃坦啶等。治疗40例,其中与乙烯雌酚合用者8例。结果:显效2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直肠指诊半数病例的前列腺明显缩小,一般服药2~4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5;5(5):303〕
方剂选用:
1. 治疗温疟壮热,不能食:知母、鳖甲(炙)、地骨皮各三两,常山二两,竹叶(切)一升,石膏四两(碎)。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三服。忌蒜、猪肉、苋菜、生葱、生菜。(《延年方》知母鳖甲汤)
2 . 治疗伤寒邪热内盛,齿牙干燥,烦渴引饮,目昧唇焦:知母五钱,石膏三钱,麦门冬二钱,甘草一钱,人参八钱。水煎服。(《伤寒蕴要》)
3. 治疗消渴:生山药一两,生黄芪五钱,知母六钱,生鸡内金(捣细)二钱,葛根钱半,五味子三钱,天花粉三钱。水煎服。(《医学衷中参西录》玉液汤)
4. 治疗妊娠子烦,因服药致胎气不安,烦不得卧者:知母一两,洗焙为末,枣肉丸弹子大。每服一丸,人参汤下。医者不识此病,作虚烦治,反损胎气。(《产乳集验方》)
配伍效用:
知母配伍地骨皮 知母上行润肺,下泻肾火,中退里热、滋阴润燥除烦;地骨皮清热降火、凉血除蒸。二者合用,清热降火之功效更著,为清降实热、虚热之要药,用于治疗热病烦渴、肺热咳喘、潮热骨蒸等症。
知母配伍黄柏 知母滋阴润燥、清热除火;黄柏泻相火以坚阴,兼清下焦湿热。二药伍用,有滋阴清热、泻火解毒除湿之功效,用以治疗肾阴不足、相火妄动之口渴、虚热、梦遗、滑精、阳强、女子**亢进;阴虚火旺之骨蒸潮热、盗汗以及下焦湿热之小便短赤、妇女带下黄浊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清热泻火宜生用,滋阴降火宜盐水炙用。
知母性质寒润,有滑肠作用,因此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毒副作用:知母浸膏中性原液 0.5ml 给家兔静脉注射,对呼吸及血压均无影响;注射 1~3ml 能抑制呼吸,血压轻微下降;注射 7ml 则呼吸停止、血压下降,导致死亡。0.01%知母浸膏对在位蟾蜍心脏无明显作用,0.01%~0.1%使心脏收缩减弱,1%浓度时心跳停止。
【医家论药】
“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黄柏则是肾经血分药,故二药必相须而行,昔人譬之虾与水母,必相依附。”(《本草纲目》)
“知母与黄柏并用,非为降火,实能助水;与贝母同行,非为清痰,专为滋阴。”(《药品化义》)
“古书言知母佐黄柏滋阴降火,有金水相生之义。盖谓黄柏能制膀胱、命门阴中之火,知母能消肺金,制肾水化源之火,去火可以保阴,是即所谓滋阴也。
……夫知母以沉寒之性,本无生气,用以清火则可,用以补阴,则何补之有?“(《本草正义》)
“知母,……佐黄檗以治膀胱热邪,缘人水肿癃闭,本有属血属气之分。肺伏热邪,不能生水,膀胱绝其化源,便秘而渴,此当清肺以利水者也。热结膀胱,真阴干涸,阳无以化,便秘不渴,此当清膀胱以导湿者也。黄柏气味纯寒,虽能下行以除膀胱湿热,但肺金不肃,则化源无滋,又安能上达于肺而得气分俱肃乎?知母味辛而苦,沉中有浮,降中有升,既能下佐黄柏以泄肾水,复能上行以润心肺。俾气清肺肃,而湿热得解。是以昔人有云:黄柏无知母,犹水母之无虾。诚以见其金水同源,子母一义,不可或离之义。故书皆言用此在上则能清肺止渴,却头痛,润心肺,解虚烦喘嗽,吐血衄血,去喉中腥臭。
在中则能退胃火,平消瘅。在下则能利小水,润大肠,去膀胱肝肾湿热,腰脚肿痛,并治痨瘵内热。阴火热淋崩渴等症,若谓力能补阴,则大谬矣。”(《本草求真》)
“知母,主滋阴降火,或肾虚火动,而消渴烦渴者,皆当用之。补肾水,泻无根火邪。消浮肿,为利水佐使。初痢脐下痛者能却,久疟烦热甚者堪除。
又治骨蒸劳热及虚火干肺而咳嗽者。或肺中停痰而咳嗽者。此足少阴本药,而又入足阳明、手太阴也。若肾气虚脱,无火症而尺脉微弱者,不宜用之。”(《药鉴》)
“黄柏未尝不入气分,而知母未尝不入血分也。黄柏清肾中之火,亦能清肺中之火,知母泻肾中之热,而亦泻胃中之热,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岂止入于气分,而不入于血分耶?是二药不必兼用。”(《本草新编》)
“知母,清肺热,泻肾火之有余,入二经气分。润肾燥滋阴,消痰定嗽,止渴除烦,兼能安胎,利二便,消肿,为凉脾胃大肠之品。”(《本草害利》)
“知母寒润,止治实火,泻肺以泄壅热,肺痈燥咳宜之,而虚热咳嗽大忌。清胃以救津液,消中瘅热宜之,而脾气不旺亦忌。通膀胱水道,疗淋浊初起之结热,伐相火之邪,主强阳不痿之标剂。热病之在阳明,烦渴大汗,脉洪里热,佐石膏以扫炎熇;疟证之在太阴,湿浊熏蒸,汗多热甚,佐草果以泄脾热。统详主治,不外实热有余四字之范围。”(《本草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