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子曰:浓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痰属火化,饮属水湿,《金匮》论之甚详,分立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者条目外,又有留饮、伏饮二者。今余先将仲景所立六者,详别明之。至燥痰、火痰、风痰等,另立痰症内。

    痰饮

    【痰饮之症】其人素肥渐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心下胸胁支满,目眩,谓之痰饮

    【痰饮之因】饮食不节,水浆不忌,胃虽能纳,脾不能运,肺不通调,停积于胃,则成痰饮。痰饮内积,外不荣于肌表,则素肥渐瘦;由胃下流,水走肠间,则沥沥有声矣。

    【痰饮之脉】或见弦数,或见弦紧,或见双弦,甚则沉伏。弦紧寒饮,弦数热痰。

    【痰饮之治】《金匮》立法二条,一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而不立方,以水寒,温中健脾,则气化痰行,若用寒凉,反凝结不散矣。一曰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若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痰饮胸满,推展苍朴二陈汤。

    苓桂术甘汤 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茯苓 桂枝 白术 甘草

    肾气丸 治痰饮短气,当从小便去者。

    怀生地 泽泻 白茯苓 山药 丹皮 山茱萸 附子 肉桂

    推展苍朴二陈汤 治胃家有水饮,胸满呕吐不渴者,饮伤肺则喘咳,饮伤胃则呕熟半夏 广皮 甘草 白茯苓 熟苍术 浓朴

    身热口渴加葛根。小便不利加泽泻。脉数者加山栀、川连。脉迟加煨姜。

    悬饮

    【悬饮之症】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气逆,引痛胸肋,谓之悬饮,此即《金匮》悬饮

    【悬饮之因】饮食不节,水浆不忌,脾肺不能运化,水流在胁下,上攻肺家,故咳而吐,气逆,阻绝肝胆生升之令,是以痛引胸胁,而成悬饮之症矣。

    【悬饮之脉】或沉或弦,沉为有水,故曰悬饮。弦为气结,故曰内痛。

    【悬饮之治】《金匮》只立一方,曰脉沉而弦,悬饮内痛,十枣汤主之。以悬饮主痛,故用下法。今余推展二方,滚痰丸、加味二陈汤。

    大枣汤

    芫花 甘遂 大戟

    滚痰丸

    青礞石 大黄 沉香 黄芩

    加味二陈汤

    熟半夏 白茯苓 广皮 甘草 枳实 桔梗 杏仁 栝蒌仁

    有热加川连。嗽加贝母。陶氏用此以治痰结胸胁。

    溢饮

    【溢饮之症】水气流行,归于四肢,身体疼重,支节烦疼,谓之溢饮也。

    【溢饮之因】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若饮水多,水性寒冷,停滞气逆,逆则溢于四肢,当汗不得汗,不能外散,身得湿则重,复得寒则疼,故曰身疼重而成溢饮之症矣。

    【溢饮之脉】《金匮》曰:脉沉而数,脉沉而弦,悬饮也。又云:病溢饮者,当发汗,不言脉象,桢意其必浮大浮紧,未必沉弦沉数。

    【溢饮之治】《金匮》治悬饮内痛,用十枣汤。又曰:病溢饮者,当发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夫悬饮脉沉弦,饮悬于内而痛者,故用下法;溢饮溢于外,故用汗法。

    大枣汤 见前悬饮。

    大青龙汤 治溢饮身体疼重,肢节烦疼,当发汗者。

    麻黄 桂枝 甘草 生姜 杏仁 大枣 石膏

    小青龙汤

    麻黄 甘草 桂枝 白芍药 五味子 干姜 半夏 细辛

    支饮

    【支饮之症】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即《金匮》支饮症也。

    【支饮之因】饮邪偏注,停留曲折之间,盖肺与大肠之脉,下膈络肠,今饮积于中,外不得达,喘促而不得卧矣。形如肿者,水饮之外现也。

    【支饮之脉】脉多沉紧,脉弦为水,脉弱可治,数实者死。其脉虚者,必苦眩晕。

    【支饮之治】《金匮》曰:膈间支饮,其人必喘,心下痞坚,面色黎黑,其脉沉紧,得之十数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以前方去石膏,加茯苓、芒硝主之。以胃有痰饮之积热,石膏止清无形气分之热,不能去有形痰饮之实热,故易芒硝。又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又云:支饮胸满者,浓朴大黄汤主之。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汤主之。呕家本渴,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又云: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十枣汤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外另有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颠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按此二条,非指定支饮而立说,大约统言水饮家之条目。

    木防己汤

    木防己 石膏 桂枝 人参

    上四味,煮取一升,温服,愈后复发,去石膏,加芒硝。

    泽泻汤 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

    泽泻 白术

    上二味,水二升,煮取一升,温服。

    浓朴大黄汤 治支饮胸满者。

    浓朴 大黄 枳实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服。

    葶苈大枣汤

    葶苈子 大枣肉

    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纳葶苈子。

    半夏汤

    半夏 生姜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一升服。

    小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 生姜 白茯苓

    上三味,煮一升服。

    十枣汤 见前悬饮门。

    小青龙汤 见前溢饮门。

    己椒苈黄丸

    防己 椒目 葶苈 大黄

    蜜丸如梧子大,日三服。

    五苓散

    泽泻 猪苓 白茯苓 白术 肉桂

    上五味为末,暖水调服。

    留饮

    【留饮之症】《金匮》云:心下有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又云: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则辄已。又云,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必有留饮。

    【留饮之因】始因水饮停积,结成痰饮,日久不化,即曰留饮。夫留者,聚而不散之谓也。饮留于背,妨督脉上升之阳,而为背寒,少阳肝胆之脉,由缺盆过季胁,饮留于胁,阻绝肝胆生升之气,故胁下痛引缺盆,留饮胸中,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

    【留饮之脉】脉多沉者,胸有留饮;双弦者寒,偏弦者饮。

    【留饮之治】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

    甘遂半夏汤

    甘遂 半夏 芍药 炙甘草

    伏饮

    【伏饮之症】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泪自出,其人振振身 剧,名

    【伏饮之因】水饮不散,伏于胸中,阻其肺气,则痰满喘咳;阻其中气,则吐发;伏太阳表邪外束,则寒热背痛;伏于上焦,阻绝清升之气,则目泪自出;饮伏胃家,胃阳凝塞,不能四布,振振 剧。夫曰吐发,则寒热背痛,可见不发即不吐,不吐即不发矣。以其有饮内伏,故外邪触之即发也。

    【伏饮之脉】左脉浮紧,寒邪束饮;寸脉沉弦,上焦阻绝;关脉沉弦,中脘凝塞;沉脉主伏,弦脉主饮,沉弦之脉,伏饮之诊。

    【伏饮之治】有寒热则病在表,腰背痛则病在太阳,此内有伏饮,外表有邪,当从表里并治,吐发等表症,故从表散也。

    小青龙汤 见前溢饮门。

    木防己汤 见前支饮门。

    桢按:以上诸条,《金匮》之论痰饮也,此以脾湿成痰,非比诸痰症,故别之曰痰饮。夫饮者,即停蓄之水饮也;盖痰因火动而成,饮因水寒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