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浮缓者生。沉涩者死。脉涩而小。血不足。脉大而弱。气不足。
夫翻胃之症。其来也未有不由膈噎而始者。膈噎者喜怒不常。忧思劳役。惊恐无时。七情伤于脾胃郁而生痰。痰与气搏。升而不降。饮食不下。血气留于咽嗌。五噎结于胸膈者为五膈。法当顺气化痰。温脾养胃。如阳脉紧而涩者。为难治之症。夫翻胃即膈噎。膈噎即翻胃之渐**有四。血虚气虚。有痰有热。血虚者。脉必数而无力。气虚者。脉必缓而无力。气血俱虚者。则口中多出沫。但见沫大出者必死。有热者。脉必数而有力。有痰者。脉必滑数。
二者可治。血虚者。则以四物汤为主。左手脉无力。气虚者。则以四君子为主。右手脉无力粪如羊屎者。断不可治。大肠无血故也。痰以二陈汤为主。寸关脉沉。或伏或大。有气结滞。通气之药皆可用。寸关脉沉而涩大。不可用香燥热剂。宜薄滋味。又曰。膈噎翻胃之疾得之六淫七情。遂有火热炎上之作。多升少降。又有外为阴火上炎翻胃者。作阴火治之。
大便必结。用童便、竹沥、韭汁、姜汁、牛羊乳。分别而用。
一论膈有十般之病。其实同出一源。皆因动性不能发泄。则郁于肝。人之膈膜。属肝木否则木乘土位。木曰曲直作酸。然酸则能收塞。胃脘因之而收小窒碍。乃作膈症。宜用此汤。
当归活血润膈汤
当归(酒洗一钱半) 桃仁(去皮尖一钱) 广陈皮(青色者八分) 川浓朴(姜炒一钱) 黄连(吴茱萸煎汤炒一钱) 大腹皮(甘草汤洗一钱) 片白术(盐水炒一钱) 红花(七分) 炙甘草(三分) 善饮酒者。加葛根。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按五噎名虽有五。原其要在于气弱血枯之人。思虑劳欲而成者也。气弱则运化不开。血枯则道路闭塞。盖心生血。肾生气。任脉乃阴之母。枯则精涸。任脉不润矣。任脉循咽嗌胸中胃之三脘。一直而下。肾虚则丹田清气不升。故中焦失顺下之化。脾虽思味而爱食。因升降不利而成噎矣。宜绝欲以后精血。须节顺志以和心脾。用当归活血润膈汤。去白术。加人参一钱。白豆蔻七个。黄柏酒炒七分。知母七分。栀子炒一钱。栝蒌仁炒一钱。远志(甘草汤泡去心)八分。红枣三个。水煎服。
一论膈噎。胸中不利。大便结燥。痰嗽喘满。脾胃壅滞。此能推陈致新。治膈气之圣药也。
人参利膈丸
人参(三钱) 当归(二钱) 藿香(一钱五分) 浓朴(姜汁炒一两) 枳实(麸炒一两) 大黄(酒蒸一两) 木香(一钱五分) 槟榔(一钱五分) 甘草(炙三钱)
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
一论噎食转食。宜
加减不换金正气散
苍术(米泔浸一钱半) 陈皮(去白二钱) 浓朴(姜汁炒八分) 藿香(三钱) 半夏(姜汁炒二钱) 枳实(麸炒二钱) 白术(去芦一钱五分) 白茯苓(去皮三钱) 白豆蔻(去壳八分) 甘草(八分) 黄连(土炒六分)
上锉。生姜三片煎服。
一论噎膈翻胃之症。皆由七情之气太过。郁则生火生痰而致病。病则耗气耗血以致虚。
气虚不能运化而生痰。血虚不能滋润而生火。或朝食而暮吐。或暮食而朝吐。或食已即吐者。日久不愈。误投香燥攻克之药过多。以致危殆。宜以补中益气汤。(方见内伤)根据本方去柴胡、升麻。加半夏二钱。白茯苓三钱。白芍酒炒三钱。枳实麸炒一钱。神曲炒二钱。
黄连姜炒六分。
一翻胃不食。脾胃虚弱。不进饮食。宜
人仓丸
丁香(一两) 砂仁(一两) 白豆蔻(去壳一两) 陈仓米(六两黄土炒米熟去土不用)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食后。用淡姜汤送下。有怒气。加香附子姜汁炒一两。
一论五噎者。气忧劳食思也。气噎者心悸。上下不通。噫哕不得。胸胁苦痛。忧噎者。
天际苦厥逆。心下悸动。手足厥冷。劳噎者苦气。膈胁下支满。胸中填塞。令手足厥冷。不能自温。食噎者。食无多少。胸中苦塞。常痛。不能喘息。思噎者。心悸动。善忘。目视KT KT 。
皆忧恚嗔怒。寒气上攻胸膈。
五噎丸 治胸中虚寒。日久咽喉气逆。饮食不下。结气不消用。
人参(五分) 白术(去芦四分) 白茯苓(四分) 陈皮(四分) 细辛(四分) 川椒(五分)吴茱萸(五分) 大附子(煨去皮脐四分) 桂心(五分) 干姜(炒五分)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酒送下。日服三次。
保和丸 治实热翻胃。
陈皮 半夏(姜汁炒) 白茯苓(去皮) 连翘 神曲 山楂肉 萝卜子(炒各三钱) 黄连(姜炒二钱)
上为末。稀米糊为丸。胭脂为衣。粟米大。每服六七十丸。人参煎汤。入竹沥同下。
一论胃反不受食。食已即呕吐出。
人参(二两) 白术(去芦一两) 半夏(汤泡三两) 生姜(三两) 白蜜(一两)
上五味 咀。以水五升。和蜜搅之二三百下。煮取一升半。分三次服之。
一论反胃。呕吐无常。粥饮入口即吐。困弱无力。垂死者。人参二两。咀片。水煎顿服立效。再用人参汁稀粥与服。
一治翻胃。用六君子汤加炮姜、白豆蔻、黄连。(用吴茱萸酒拌过宿炒去茱萸)
一治转食方。反翅鸡一只。煮熟去骨。入人参、当归、盐各五钱为末。再煮取与食之。
勿令人共食。
一人年过五十。得噎症。胃脘作痛。食不下。或食下良久复出。大便结燥。人黑瘦甚。
诊其脉。右关弦滑而洪。关后略沉小。二部俱沉弦带芤。此中气不足。木来侮土。上焦湿热。郁结成痰。下焦血少。故大便结燥。阴火上冲吸门。故食不下。用四物汤以生血。四君子汤以补气。二陈汤以祛痰。三合成剂。加姜炒黄连。麸炒枳实。栝蒌仁。少加砂仁。又间服润肠丸百余剂全安。(润肠丸方见大便秘方)
一治翻胃。用大附子一个最大者。坐于砖上。四面着火渐逼。淬入生姜自然汁。又根据前火逼干。复淬之。约生姜汁可尽半碗许。捣为末。每服一钱。用粟米汤下。不过三服立效。
一治噎膈大便燥结。
橘杏麻仁丸
陈皮(为末) 杏仁(去皮尖) 火麻仁(去壳各三两) 郁李仁(去壳五钱)
上三仁俱捣为膏。用枣肉和入石臼杵为丸。每服五十丸。枳实煎汤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