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炉底。是银铅脚。岭南闽中银铜冶处有之。其初采矿时。银铜相杂。先以铅同煎炼。银随铅出。又采山木叶烧灰。开地作炉。填灰其中。置银铅于灰上。更加火 。铅渗灰下。银住灰上。罢火候冷。出银。其灰池感铅银气。置之。积久成密陀僧。(颂) 取于银冶者。亦甚难得。今人多取销银铺炉底用之。(濒湖) 按银铺有分金炉。市匠将银油及倾银坏罐。共捶成末。搅铅子拌匀。置分金炉上。火 出铅后。用大锅一口。入灰满锅。将所烧出铅置锅内灰上。用炭火 化。则银在灰上。铅坠灰底。即陀僧。与银冶之灰池 法。

    得银上而铅下者无异。

    味咸辛甘。气平。有小毒。治久痢五痔。(牡酒肠血气五种)疗惊痫。并咳嗽。呕逆吐痰。反胃。消渴。疟疾。下痢。止血。杀虫。消肿毒。治诸疮。去面上瘢 。并膏药用之。

    感铅银之气。其性重坠下沉。直走下焦。(濒湖)惊气入心络。喑不能言。用密陀僧末一匕。

    茶调服即愈。昔有人伐薪。为野狼所逐。而得是疾。或授此方而愈。又一军校采藤。逢恶蛇。

    病此。亦用之而愈。盖惊则气乱。陀僧之重以去怯而平肝也。(夷坚志) 其功力与铅丹同。

    故膏药中用以代之。痰结胸中不散。密陀僧一两。醋水各一盏。煎干为末。每服二钱。以酒水各一小盏。煎一盏。温服。少顷当吐出痰涎为妙。肠风痔 。铜青密陀僧各一钱。麝香少许。为末。津和涂之。骨疽出骨。(一名多骨疮不时出细骨)乃母受胎未及一月。与父交合。

    感其精气而然。以密陀僧末。桐油调匀摊贴之。即愈。血风 疮。密陀僧用香油磨化。油纸摊膏。反复贴之。

    〔论〕 濒湖谓密陀僧重坠。直走下焦。能效坠痰止吐消积等证之用。殊不知铅本至阴。

    其下行者乃返其所自始也。阴之不得下行而返其所始者。由于阴不足也。如久痢是伤其阴气也。如惊痫是阴不足不能为阳之守。以病于惊。不能达阳之用。以病于痫也。又如反胃亦是阴不足而不能下归。以致阳上逆也。陀僧所治诸证。大都不越于斯义。

    密陀僧惟治 。(面黑气也)敷面外。今人无复用以服食者。大都可外敷。不可内服。

    此药难得真者。销银炉底乃硝铜之气所结。能烂一切物。故益不宜轻用。(仲淳)

    〔修治〕 炉底坚重。碎之如金色者佳。外敷生用。内服火 黄色。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