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中品)

    【释名】蜀酸枣(《本经》)、肉枣(《纲目》)

    矢(《吴普》)。

    宗 曰∶山茱萸与吴茱萸甚不相类,治疗大不同,未审何缘命此名也?

    时珍曰∶《本经》一名蜀酸枣,今人呼为肉枣,皆象形也。

    【集解】《别录》曰∶山茱萸生汉中山谷及琅琊、冤句、东海、承阴干。

    颂曰∶叶如梅,有刺毛。二月开花如杏。四月实如酸枣,赤色。五月采实。

    弘景曰∶出近道诸山中大树。子初熟未干,赤色,如胡颓子,亦可啖;既干,皮甚薄,当合核用也。

    颂曰∶今海州、兖州亦有之。木高丈余,叶似榆,花白色。雷 《炮炙论》言一种雀儿苏,真相似,只是核八棱,不入药用。

    实  【修治】 曰∶凡使以酒润,去核取皮,一斤只取四两以来,缓火熬干方用。能壮元气,秘精。其核能滑精,不可服。

    【气味】酸,平,无毒。《别录》曰∶微温。

    普曰∶神农、黄帝、雷公、扁鹊∶酸,无毒;岐伯∶辛。

    权曰∶咸、辛,大热。

    好古曰∶阳中之阴。入足厥阴、少阴经气分。

    之才曰∶蓼实为之使。恶桔梗、防风、防己。

    【主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寒热疝瘕,头风风气去来,鼻塞目黄,耳聋面 ,下气出汗,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久服,明目强力长年(《别录》)。治脑骨痛,疗耳,添精髓,止老人尿不节,治面上疮,能发汗,止月水不定(甄权)。

    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症结,治酒渣(大明)。温肝(元素)。

    【发明】好古曰∶滑则气脱,涩剂所以收之。山茱萸止小便利,秘精气,取其味酸涩以收滑也。仲景八味丸用之为君,其性味可知矣。

    【附方】新一。

    草还丹∶益元阳,补元气,固元精,壮元神,乃延年续嗣之至药也。山茱萸(酒浸,取肉)一斤,破故纸(酒浸,焙干)半斤,当归四两,麝香一钱,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一丸,临卧盐酒下。(吴 《扶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