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曰:心主惊,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搐;虚则困卧,悸动不安,心痛多叫,手足动摇惊悸。心气热则心胸亦热,欲言不能,而有就凉之意,故合面卧。心热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而睡,及上窜摇头切牙,皆心热也,导赤散主之。
心实则气上下滞,合卧则气不通,故喜仰卧,则气得上下通也,泻心汤主之。
肝主风,实则目直大叫,呵欠项急烦闷;虚则切牙呵欠。气热则外生风,气温则内生风。肝热则手寻衣领及乱捻物。
肝有风,则目连扎不搐,得心热则搐。治肝,泻清丸;治心,导赤散。肝热甚,目反强直而搐,治与有风同。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风,风动而主于头目连扎也。若热入目,牵其筋脉,两 俱紧,不能转视,故目直也。若得心热则搐,以其子母俱有实热,风火相搏故也。
洁古云:肝主谋勇,热则寻衣捻物,目连扎,直视不能转视,或极则身反强直,皆实热也。目者,肝之窍,肝属木,木性急故如此。
钱氏曰:脾主困。病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
肺主喘,实则闷乱喘促,有饮水者,有不饮水者;虚则哽气长出气。肺热手掐眉目鼻面,肺盛复有风冷,胸满短气,气急则喘嗽上气,当先散肺热,后散风冷。肺只伤寒则不胸满,肺热唇深红色,治之散虚热。肺脏怯唇白色,当补。若闷乱气粗,喘促哽气者难治,肺虚损故也。脾肺病久则虚而唇白,脾者,肺之母,母子皆虚不能相营故曰怯。肺主唇,唇白而泽者吉,如枯骨者死。
洁古云:肺主气,温则壮热,饮水喘闷,鼻干燥,手扪眉面,泻白散主之。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皆是肺气有余,复感风邪之所伤,谓之微邪,先泻而后发散之。
钱氏曰:肾主虚,无实也。惟疮疹,肾实则黑陷。肾虚儿本虚怯,由胎气不成则神不足,目中白睛多,其囟即解自开也,面色 白,此皆难养,不过八八之数,若恣**,多不及四旬而亡。或有因病而致,肾虚者非也。又肾气不足则下窜,盖骨重,惟欲下坠而缩身也。肾,水阴也,肾虚则畏明,宜补之。
洁古云:下窜者,肾气不足。两足热,不喜衣覆足。然此者,脐以下皆肾之所主,缘心气下行于肾部也,此乃肾不足而心有余,宜地黄丸主之。
【附方】
导赤散 见五淋症内。
泻心汤 见热症内。
泻青丸 见惊风症内。
泻白散 见咳嗽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