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德馨教授,幼承庭训,潜心钻研歧黄之道,行医五十余年,临证经验丰富。笔者有幸,侍诊在侧,获颜老治疗水肿心得亟深,临诊收获卓著。今不揣浅陋,兹就其论治水肿的经验作一介绍。
颜教授治水肿有宣、祛、湿、化等方法。他善于调动机体内在的功能,扶正祛邪,旨在利尿退肿而不伤正,故疗效显著且巩固。
(一)提壶揭盖,治肺利水
体内之水常则为津液,变则为痰饮为肿。《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脏主津液”,指出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离不开肺、脾、肾三脏的功能。肺失宣肃,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不健运,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失开阖,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邪内停而成肿。中医治疗水肿,不离肺、脾、肾三脏。颜老认为,治肿从脾、肾论治为正治**,但也常取治肺以利水,尤其是腰以上肿及头面肿明显者。他尝谓“肺为水之上源,上源壅阻,郁闭,水何以成流,源头开启,方能水流涓涓不息”。宣散,肃降交替而作是肺功能活动的基本状态,肺有宣肃之动,才能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朝会百脉之功,肺气宣散,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肺气肃降,废弃之水液下输膀胱而排出。肺容不得外来之邪气,亦受不得他脏之病气。外邪淫侵袭,痰浊阻滞,肝火上刑和肺之气阴两亏都会使肺之宣肃失职,导致水道失于通调而成肿。颜老治肺退肿,既注重祛除外邪,蠲除痰浊,平降肝火,补益气阴等病因治疗,又注重恢复肺之宣肃功能。肺气壅塞不降者,颜老常用苏子、杏仁、桑白皮及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利水。肺气郁闭而不宣者,他习用生紫菀、薄荷、蝉衣及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宣肺利水。颜老认为治肺利水犹如提揭壶盖,壶盖一开,则水流通畅。
(二)水为阴邪,得阳则化
体内津液的气化,输布和排泄有赖于肺之通调,脾之转输和肾的蒸腾气化,而之些功能都是阳气在各脏腑的体现。“阳气不能宣泄,二便不通,形乃大伤。”脾阳不运,不使津液之精上散而归于肺。清精不升,浊液不降,水湿郁滞于中焦而不化,则困阻某脏;为痰为饮上犯于肺,则为咳;弥漫全身,则成肿。肾阳虚衰,则水液失于蒸腾气化,清浊不分,精微混杂于尿液之中排出体外,或膀胱开阖不利,水湿外泄不畅,停聚成肿。水为阴邪,水湿浸淫,阳气亏损,阳虚又使水气不化,互为因果,相反相成。肿者多阳虚,症常兼见畏寒,肢冷,短气,乏力。从脾,肾入手乃治肿之正治**,但无论治脾,抑或治肾,颜老认为其法都不离温阳,他推崇前人“离照当空,阴霾自散”之训,常用附子理中丸,苓桂术甘汤合五苓散,五皮饮温运脾阳,通阳利水;用附桂八味丸,济生肾气丸加利水之品,或用真武汤等温肾利水,颜老善用附子温阳,认为此药大辛大温,为温阳之要药。水肿者,阳气内盛,病重者非附子莫属,水阴得阳气温熹而化为气,再经肺,脾之转输和通调,体内津液的输布、排泄恢复如常,水肿自消。
(三)血水同源,常变皆然
血是津液中最精专的一部分。《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曰:“……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灵枢?疽第八十一》又曰:“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金匮玉函经》也认为“水入于经,其血乃成”。水并非血,但也不离乎血,血水同源,津液的多少与血液盈亏相互影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颜老认为,人之气、血、津液贵在流通,只有气、血、津液的周流不息,才能健康长寿;并认为气、血、津液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其一失于调畅而郁滞,则其他二者也必受累,就血和津液而言,则是“水病不离乎血,血病亦不离乎水”。颜老经常引用古人之谓“血不利则为水”,指出阻于经络以致水液停留于局部,形成血病及水之证。他还常谓“水必夹瘀”意指水湿蕴于体内,日久不退,水病及血,致使血流不畅而成瘀。故无论是由血瘀致水肿,还是由水肿致血瘀,颜老治水肿,久治不效,必从血分求之。常用的药物有水蛭、水红花子兰、益母草、凤尾草等,并常采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的方法。活血化瘀,化血为水,血脉流畅使泛滥于肌夫的水液得以渗利而外泄。
(四)气载水阴,化气行水
水津在体内四布,并能五经并行,全赖气之运行。气载水阴,气行则水行。周身内外,四肢百骸,气无处不到,水依气行,才能无处不达,濡养筋骨、关节、孔窍、皮毛、髓腔。气载水阴行于上,则蒸腾而为津液;气化于下,则水道通利而为尿。如气滞壅遏,则可引起水液积蓄而成肿。水肿的出路有发汗、利尿、逐水,其中尤以利尿为主要。利尿既仰赖于肾气的开阖,也靠膀胱的气化作用。《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气化不利,则水道不通,水溲或癃,或闭,津液不能出。积滞于体内的水液无外出之途,水肿亦难消退。颜老认为,化气行水是治肿的一个重要方法。膀胱气化不利之缘,或由于气化受阻,或由于气、阳不足引起的气化不及,对于前者,他常用小茴香、泽泻、厚朴、琥珀、沉香等行气导水;对于后者气虚则益气,阳虚者温阳,益气温阳以助气化,气化及于州都则将贮藏的尿液排出体外,水有出路,肿可消退。颜老认为,滋肾通关丸中之肉桂温阳不在散寒而在资助气化,而黄耆防已汤中的黄耆益气而使气化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