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老治难证,喜从气血辨证,然后施治,遵《内经》经旨,天癸至,阴阳和,故能得子;肝气衰,筋不能用;肾气衰,天癸竭,精少,形体皆极。故治男科病以“气脉常通,肾气有余”为指归,临床颇有所获,引为辨证论治心法。

    (一)宗筋所聚肝脾冲任并相主之

    宗筋的概念,最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但以往很多文献,均将其说成**。显然,这是不够全面的。其泛指男性的外生殖器,病机所涉经络脏腑包括肝、脾、冲、任,与肝尤为密切。这不仅因为足厥阴肝经环阴器,肝者筋之合,筋聚于阴器之缘,更重要的是肝主情志。《素问?痿论》指出:“思想无穷,所原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故下经曰,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表明以肝为中心的情志活动与男科疾病机紧密相关。如肝藏血,血舍魂,肝经血热,相火悖动,魂不守舍,厥气客于阴器,淫邪发梦接内,则为遗精。肾主闭藏,肝司疏泄,疏泄太过,闭藏不及,一经交会,精已失控,出现早泄。欲用而难施,隐由而难言,肝为将军之官,筋乃卒伍,将军无能,卒自不听命,而致阳痿。欲念不已,忍精不泄,肝气郁结,阳事易动,举而难到,致使强中。其次,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阳明主润宗筋亦为一端。精生于谷,精化为气,故而脾胃病与精液的质量关系密切。如嗜甘啖肥,湿热下注,扰于精室,精浊混处,引起精稠难于液化,精子活动率下降。湿火相并,客于精窍,脉络受损,血不循经,则为血精。肾藏五脏化生之精,脾胃化源匮乏,精无资生之本,出现精少稀。再者,冲脉为经脉之海,又名血海,其脉与任皆起于胞中,外应气街,与阳明合于宗筋,循人身之前与足三阴经并行腹里,内聚精血,是天癸发生之源。冲任为病,逆气而里急,或为阳痿,或为阴溃,痿者茎疲垂而不起,溃者囊木肿而不仁。

    (二)肾备二气调摄阴阳开合有致

    肾备阴阳二气,原夫人之生,本水火相守之局,具动静开合之机,阴阳互根,彼此递化。在于男子,则精气尤为至宝。精为阴之至醇,气为阳之至刚;精乃阳之归宿,气乃阴之运养;盖惟其阳有归宿,故能守而不离,阴有运养,故能生而不乏;惟精为阴之至醇,故能感阳而动,气为阳之至刚,故能得阴而密。如果则守者自守,泄者自泄,守泄之间,各尽其妙。肾属坎卦,坎以中阳为体,以外阴为用。论生化则精能生气,气亦能生精;论运用则气能御精,而精不能御气。所以人身之阴阳,常处在“体用”的不平衡状态,守肾之体当施以补,伸肾之用当治之以通。叶天士提出通补兼施则为男科疾病的治疗开了一大门径,将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之说,更推进了一步。

    (三)论治求本平衡之法独擅其长

    中医治病,基于《内经》“阴平阳秘”之论,强调疾病的发生就是阴阳失调。故力主“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也即所谓“病者不平,医者平其不平而已”。其中,活血化瘀疗法能通过气血来调整机体的反应性,保持内环境的稳定,从而改善全身以及局部,这就是“衡法”治则的基本原理。男科疾病的基本症状大多具有神志异常和性情乖戽,显然与心、肝两经关系尤为著。心主血脉、主神明;肝藏血,主条达;这两脏功能衰退或异常时,症状复杂,出现的瘀血指徵亦较多。这类患者除突然精神刺激可引起气血逆乱外,亦可因病失治、误治而致。一般病程较长,大凡影响生化之源而产生血瘀;或新瘀失宜,瘀潜窍络,著而不去。缘于气脉布及周身,所见症状已超过生殖与性的局限范围。对此,临床常用“衡法”奏效。因“衡法”既能流通气脉,使已病器官得到恢复或改善,令其逐渐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盖血衰则形萎,气败则形坏,凡气脉有所不达,则必随所在而各见其偏废之病,气脉常通,形质乃复。“衡法”又能调整神经的兴奋和抑制,消除致病因子对正常功能的扰乱,重建内环境平衡,不但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积极的预防效果,洵非虚语,应合《内经》“血脉和利、精神乃居”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