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仲景曰。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伤寒三日。脉浮而解。 然汗出也。

    【目】朱肱曰。卫不和自汗。伤风自汗。亡阳自汗。

    寇宗 曰。风阳邪。风中太阳。两阳相搏。而阴气衰弱。阳浮故热自发。阴弱故汗自出。

    张云岐曰。欲自解。便寓不可妄治意。汗为阳气外发。汗出则阳胜。而寒邪自解矣。言未解。

    便有当解意。停者。相等之谓。太阳病阳浮而阴弱。是阳强也。今阳脉既微。谓非阴阳之俱停者乎。

    阴阳俱停。便是调和之脉。虽今犹未解。不可卜其必解乎。

    楼全善曰。伤寒三日。脉浮而解。此伤寒之本轻者。故不必合太阳六七日病解之期而自解也。

    曰然汗出。亦宁必再求其汗乎。

    【纲】仲景曰。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目】魏荔彤曰。太阳中风病。而发热汗出恶风。与他条同。兼患头痛。即头项强痛而专言于头者也。风邪少盛诸阳聚处。必多亢烈之患。正为桂枝对症之病。用之无疑矣。必指出头痛者。见无身疼体痛骨节疼痛。所以不同于寒邪之治也。

    柯琴曰。此是桂枝本症。头痛发热恶风。与麻黄症同。本方重在汗出。汗不出者。便是麻黄症。

    【纲】仲景曰。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

    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目】方中行曰。脉浮为伤寒。在太阳初感。风寒未定。故本条揭示中风之脉症甚细。则阳强阴弱。与脉之阳浮阴紧而不弱者。其异如是也。阳浮之热。为自发而快捷。阴弱之汗。为自出而直易。热为翕翕之温热。与或已发或未发迟迟之热。鼻鸣干呕。与呕逆而喘。同为阳郁。而大分缓急。

    其异又如是。辨之既详。桂枝一方。不容再疑。

    柯琴曰。此太阳中风之桂枝症。阳浮因风中于卫。两阳相搏。故热自发。是卫强也。阴弱因风中于营。血脉不宁。故汗自出。是营弱也。两自字。便见风邪之迅发。

    【纲】仲景曰。太阳病。发热汗出。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主之。

    【目】柯琴曰。此释中风汗出之义。见桂枝为调和营卫而设。阴弱不能藏。阳强不能密。故汗出。

    【纲】仲景曰。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盖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而愈。

    【目】柯琴曰。此为挟虚伤寒之症。形作。见恶寒体痛厥逆。脉当弦紧而反浮弱。其本虚可知。

    此东垣所云劳倦内伤症也。解之者。与桂枝汤啜热稀粥。故汗出愈也。

    【纲】仲景曰。病患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病尝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和谐耳。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和营卫。则愈。宜桂枝汤。

    【目】李 曰。营行脉中。在血脉。其病深。卫行脉外。在皮肤。其病浅。营血。阴也。主闭藏。故寒喜伤营而无汗。卫气。阳也。主开泄。故风喜伤卫而有汗。然岂独太阳为营卫之会。而有风寒之别乎。阳明善饥为伤风。不食为伤寒。少阳耳聋胸满而烦为伤风。口苦咽干目眩为伤寒。

    三阴伤风。俱四肢烦疼耳。太阳为之先者。伤寒因肾水亏损。至春木无生意。故发为温病。至夏绝生化之原。故发为热病。所以太阳少阴二经受病。最多最先也。

    柯琴曰。脏无他病。知病只在形躯。发热有时。则汗出亦有时。不若外感者。发热汗出不休也。

    内经曰。阴虚者阳必凑之。故时热汗出耳。发热汗即出。其营气不足。因阳邪下陷。阴不胜阳。

    故汗自出。无热而常自汗。其营气本足。因卫气不固。不能卫外。故汗自出。不和。见卫强。不谐。

    见营弱。弱则不能合。强则不能密。皆令自汗。但以有热无热别之。(恶法)

    以时出常出辨之。总以桂枝汤啜热粥汗之。

    【纲】仲景曰。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者。名曰柔痉。

    【目】鳌按。刚者。实也。柔者。疏也。无汗则皮毛闭而实。汗出则腠理泄而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