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与物俱出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有声无物为哕。气自脐下冲逆有声。声短而频。古人名哕又名咳逆为呃。方书命名各异。今从俗本分名。使人易晓。

    脉阳紧阴数为吐。阳浮而数亦吐。寸紧尺涩胸满而吐。寸口脉数者。吐。紧而涩者难治。

    紧而滑者吐逆。脉弱而呕。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 吐出色如青菜者。危。

    上四症。皆属气逆。有统治之法。宜二陈汤。随症加减。(八十二)

    如为寒气所客。脉迟畏寒。加砂仁藿香干姜

    ○如干呕吐涎沫。加人参一钱。吴茱萸二钱。大枣三枚。倍生姜。

    ○如食不得入。为火阻于上。加黄连黄芩人参。

    ○如为饮食所伤。吞酸嗳腐。加苍术藿香砂仁麦芽山楂。

    ○如有声无物。加生竹茹二钱。人参一钱。旋复花三钱。代赭石一钱五分。大枣二粒。如吐酸水。加吴茱萸一钱。黄连五分。

    ○如脾胃虚弱。运化迟而呕吐者。加人参白术砂仁木香。

    ○如食已即吐。是胃中有热。食入则两热相冲。不得停留而吐。若大便秘结。可加大黄三钱。

    ○若寒热往来。胁痛而呕者。为少阳症。加人参黄芩各一钱。柴胡三钱。大枣二粒。

    ○如骤然发呃者。为胃火上冲。加麦芽石斛麦冬枇杷叶竹茹扁豆各二钱。

    ○久病发呃。有脾虚肾虚之分。脾虚者。加参术丁香柿蒂。肾虚者。加参附干姜沉香巴戟天。此症多死。

    ○如吐虫者。去甘草。加川椒人参吴茱萸黄连川楝子乌梅三粒。粳米一百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