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者天一所生之精。微者天道之幽远也。此九九数终。复归于真元之论。黄帝在明堂。雷公请曰:臣受业传之行。教以经论。从容形法。阴阳刺灸。汤药所资。行治有贤不肖。未必能十全。若先言悲哀喜怒。燥湿寒暑。阴阳妇女。请问其所以然者。卑贱富贵。人之形体。所从群下。通使临事。以适道术。谨闻命矣。请问有才愚仆漏之问。不在经者。欲问其状。帝曰:大矣。(悲哀喜怒。人之情也。燥湿寒暑。天之气也。阴阳者。天之道也。妇女者。天癸之所生也。此通天之道。故极赞其大焉。

    公请问哭泣而泪不出者。若出而少涕。其故何也?帝曰:在经有也。(灵枢经有悲哀涕泣之论。

    复问不知水所从生。涕所从出也。帝曰:若问此者。无益于治也。工之所知。道之所生也。(精液下通于上。应水之上通于天。此通天之大道。非止有裨于治也。工止知涕泣之所由出。而不知道之所由生。

    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华色者。其荣也。是以人有德也。则气和于目。有亡。忧知于色。(五脏。主藏精者也。心者。五脏六腑之主。故为五脏之专精。心开窍于目。故目者心之窍。五脏生成篇曰: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故华于色者。心之荣也。有德者。见于色而知心气之和也。

    是以悲哀则泣下。泣下。水所由生。水宗者。积水也。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宗精之水。所以不出者。是精持之也。辅之裹之。故水不行也。(悲哀则动其心志。故泣下而水所由生。水宗者。宗脉之所聚。上液之道也。肾脏之精水。由宗脉而上通于心。上注于目。故曰:目者宗脉之所聚也。如志不悲。则精持于下。辅之裹之。水精不出于宗脉。故水不行于上也。此言精水之在下。必动其肾志而后上行。

    夫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故 言曰:心悲名曰志悲。志与心精。共凑于目也。(此言心肾相通。神志交感。心悲而未有不动其志者。故 有之曰:心悲名曰志悲。盖心之所之谓之志。心志之合。一也。心者。五脏之专精。故水精与心精。共凑于目而为泣。莫子瑜曰:神志相合。而精亦相合。

    是以俱悲。则神气传于心。精上不传于志。而志独悲。故泣出也。(此言神生于精。志生于心。离中有虚。坎中有满。水火上下之互交也。灵枢经曰:所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是神气之生于精也。故曰俱悲。则神气传于心。谓心脏所藏之神气。本于肾精之所生。又曰: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是志之生于心也。故曰精上不传于志。谓精不上传于志。而志独悲于上。故泣出也。上节言心悲名曰志悲。此言志悲即是心悲。心志之合一也。闵士先曰:动其心志。则心精凑于目而为泣。不待肾精之上传也。

    泣涕者。脑也。脑者。阴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脑渗为涕。志者。骨之主也。是以水流而涕从之者。其行类也。(此言涕之所从来者。由肾精之上通于脑。脑渗下而为涕也。脑者。阴髓也。骨之精髓充于骨。髓从骨空而上通于脑。故脑渗之为涕也。夫志者。骨之主也。是以水流而涕从之者。其行与志悲而肾精出于目之为泣者。相同类也。

    夫涕之与泣者。譬如人之兄弟。急则俱死。生则俱生。其志以早悲。是以涕泣俱出而横行也。夫人涕泣俱出而相从者。所属之类也。(涕泣皆出于肾水。而分两岐。犹兄弟之生于一母。而分伯仲也。故肾死脉来。辟辟如弹石之急。则兄弟俱死。生则俱生。而出为涕泪也。是以其志早悲。则涕泣俱出而横行也。夫人涕泣俱出而相从者。缘肾脏所属之同类也。玉师曰:志悲则涕泣俱出。志绝则神气俱死。盖言神气生于天乙之真。而真元之不可损也。

    雷公曰:大矣。(雷公始悟人道之通于天道。故复赞其大焉。

    请问人哭泣而泪不出者。若出而少。涕不从之何也?帝曰:哭泣不出者。哭不悲也。不泣者。神不慈也。神不慈则志不悲。阴阳相持。泣安能独来。夫志悲者。惋惋则冲阴。冲阴。则志去目。志去。则神不守精。精神去目。涕泣出也。(此复申明泣出于神而志。涕出于志而神。故神不慈。则志不悲而精不出。志动。则神不守而涕泣俱来。是神守则志守。志动则神动也。慈、悲也。阴阳相持。谓水火之神志。主持于内。则精不出也。惋惋、惊动貌。冲阴、谓志上冲于脑也。夫目系上属于脑。故志上冲阴。则志去走于目。志去则神不独守其精。精神并去。出于目。而涕泣皆出也。

    且子独不诵不念夫经言乎。厥则目无所见。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下。阳并于上。则火独光也。阴并于下。则足寒。足寒则胀也。夫一水不胜五火。故目 肓。(此言神志相守。水火相交者也。经、谓灵枢口问诸篇。厥、谓水火不相交而相逆也。骨之精为瞳子。肾之精气。不上贯于目。故目无见也。并者。谓诸阳之气。合并于上。诸阴之气。合并于下也。心乃阳中之太阳。而为五脏之专精。故阳并于上。不得阴气以和之。则火独光于上也。肾为水脏。受藏五脏之精。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阴并于下。不得阳气以和之。则足寒。足寒则脏寒生满病也。一水、谓太阳之水。五火、五脏之阳气也。夫太阳之水。随气而营运于肤表。犹水之随天气而环转于上下。少阴之水火。以应天之日月。交相会合。而不相离者也。是以阴阳厥逆。则目肓。 者。谓太阳之两睛明。以应天之日月也。张兆璜曰:通篇论精神。此后提出气字。夫五脏之精气。皆会于目。气并于上。精并于下。故为五火。

    是以冲风泣下而不止。夫风之中目也。阳气内守于精。是火气燔目。故见风则泣下也。(此言人气之与天气相通也。风者。天之气也。阳气者。神气也。火气者。阳气也。谓神气内守于精。阳气外通于目。见风则气随风动。而神不守精。致精神共去于目而泣下也。

    有以比之。夫火疾风生乃能雨。此之类也。(比者。以天之精气神。而比类人之精气神也。风乃天之阳气。火之精为神。雨乃水精之上通于天而复下降者也。火疾风生乃能雨者。谓气生于神。神生于精。精随神气而运者也。夫天之日月精水。随天气而营运无息。人之精神。亦随气而环转无端。人之两目。应天之日月昼夜而开阖者也。按本经八十一篇。所论之道天地人。所用之数三六九。盖人生于天地气交之中。通天之道。应地之理。地居人之下。大气举之。无所冯依。是天包乎地之外。而营运无息者也。数之始于一而成于三。三而两之成六。三而三之成九。乃自从无极而生天地阴阳之数也。圣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能养精气神以配天。吸地之精气神以自养。至于不生不化。与道合约。出乎天地之外。复归于无极。而无有终时。是以立数万余言。后七篇。单论天道以应人。九九数终。解明精气神以复于天真。盖欲使天下后世子孙黎民。不罹苛疾之患。同归生长之门。圣人之教化大矣。求道之士。若能研穷此经。存养真性。皆可寿敝无穷。超凡入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