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问对
作者:上师
问曰。迎而夺之。恶得无虚。随而济之。恶得无实。然古今所论迎随之义。及所用迎随之法。各各不同。愿发明之。
曰。素难所论。刺法之正也。今医所传。无稽之言也。不求诸古而师诸今。所谓下乔木。入?
矣。岐伯曰。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言邪之将发也。先迎而亟夺之。无令邪布。故曰。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又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此皆迎而夺之。不使其传经而走络也。仲景曰。太阳病。头痛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刺疟论曰。疟方欲热。刺跗上动脉。开其孔。出其血。立寒。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
则先夺其便道。断其来路。则贼失其所利。恶得不虚。而流毒移害。于此而可免矣。随而济之。恶得无实。言邪之已过也。随后以济助之。无令气忤。故曰。视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之。而刺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谓但通经脉。使其和利。抑按虚络。令其气致。又曰。太阴疟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言其衰即取之也。此皆随而济之。因其邪过经虚而气或滞郁也。经曰。刺微者。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按摩其病处。手不释散。着针于病处。亦不推之。使其人神气内朝于针。移其人神气令自充足。则微病自去。神气复常。)岐伯曰。补必用员。员者行也。行者移也。谓行未行之气。移未复之脉。此皆随而济之之证也。所以然者。譬如人弱难步。则随助之以力(他章又曰。追而济之。注云。追。补也。或云。追随同一意。灵枢曰。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此又似徐缓之意。后人训随有随即之意。谓邪去经虚。随即用补以助之。○愚谓补法兼此数义。故其所释。各有不同。)难经曰。迎而夺之者。写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假令心病。火也。土为火之子。手心主之俞。大陵也。实则写之。是迎而夺之也。木者。火之母。手心主之井。中冲也。虚则补之。是随而济之也。迎者。迎于前。随者。随其后。此假心为例。余可类推。补写云手心主。所谓少阴无俞。手少阴与手厥阴同治也。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内为阴。外为阳。里为阴。表为阳。察其病之在阴在阳而调之也。如阴虚阳实。则补阴写阳。阳虚阴实。则补阳写阴。或阳并于阴。阴并于阳。或阴阳俱虚俱实。皆随其所见而调之。(一说男外女内。表阳里阴。调阴阳之气者。如从阳引阴。从阴引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之类也。)机按。素难所论。迎随不同者。素问通各经受病言。难经主一经受病言。病合于素问者。宜根据素问各经补写之法治之。病合于难经者。宜从难经子母迎随之法治之。各适其宜。庶合经意。又按。玄珠经曰。五运之中。必折其郁气。先取化源。其法。太阳司天。取九月。写水之源。阳明司天。取六月。写金之源。少阴司天。取三月。写火之源。太阴司天。取五月。写土之源。厥阴司天。取年前十二月。写木之源。乃用针迎而取之之法也。详此迎取之法。乃治气运胜赋曰。足之三阳。从头下走至足。足之三阴。从足上走入腹。手之三阳。从手上走至头。手?
针以大指向后。食指向前。为逆其经而上。故曰迎。以大指向前。食指向后。为顺其经而下。故曰随。三阴亦准此法。
机按。经曰。迎者迎其气之方来而未盛也。写之以遏其冲。何尝以逆其经为迎。随者随其气? 于人哉。
赋曰。迎者迎于前。随者随于后。迎接犹提也。随送犹按也。针在孔穴之内。如舟在急流之中。拽上曰逆。撑下曰顺。拽上犹提也。撑下犹按也。故曰。迎而夺之有分寸。随而济之有浅深。又曰。动退空。歇迎夺右而写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动退空三字。明言提而出也。推内进三字。明言按而入也。迎随即提按也。
机按。经言提针为写。按针为补。是知提按只可以言补写。不可以释迎随之义。
赋曰。吸而捻针。左转为写为迎。呼而捻针。右转为补为随。
机按。经曰。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
日暮。其气已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呼谓气出。吸谓气入。转谓转动。扪循谓手摸。欲气舒缓。切谓指按。使经脉宣散。推按谓排蹙其皮。以闭穴。弹怒使脉气 满爪下。置针准定。审视气已平调。则慎守勿更改。使疾更生也。即此观之。则呼吸亦可以言补写。不可以释迎随。且古人用针。但曰转曰动而已。并无所谓左转为写。右转为补。可见赋中所说。率多无稽之谈。学人师之。宁免谬妄。)
或曰。针灸书有针法歌括。又有宏纲陈氏针法。今详述之。以求质正。庶使知有所适从也。
歌曰。先说平针法。含针口内温。按揉令气散。掐穴故教深。持针安穴上。令他嗽一声。随?
用针转入孔穴。则针易入不差。病患亦不知痛。)补必随经刺。令他吹气频。随吹随左转。逐归天地人。待气停针久。三弹更熨温。出针口吸气。急急闭其门。写欲迎经取。吸则内其针。吸时须右转。根据次进天人。转针仍复吸。根据法要停针。出针吹出气。摇动大其门。(凡出?
膊上侧筋骨陷中。从肩至肘。正在当中即是。虾蟆儿上边也。) 宏纲陈氏谓。取穴既正。用左手大指掐穴。右手置针穴上。令嗽一声。随嗽内针至分寸。候针数穴毕。停少时。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如手颤之状。谓之催气。约行五六次。觉针下沉紧。却用写法。令患人呼气一口。随呼转针。如针左边。以右手大指食指持针。大指推前。食指向?
。谓之飞。却轻提住针头左转。略退半分许。谓之三飞一退。根据此行至五六次。觉针下沉紧。是气至极矣。再轻提住针头。左转一二次。如针右边。以左手大指食指持针。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根据前法轻提针头右转。是针右边写法。欲出针时。令咳一声。随咳出针。此谓之写。补则根据前法催气毕。觉针下气至。却行补法。令患人吸气一口。随吸转针。如针左边。捻针头转向右边。以我之右手大指食指持针。以大指向后。食指向前。仍捻针深入一二分。使真气深入肌肉之分。如针右边。捻针头转向左边。以我之左手大指食指持针。食指向前。大指向后。仍捻针深入一二分。若针数穴。俱根据此法。行毕停少时。却用手指于针头上轻弹三下。如此三次。仍用我之左手大指食指持针。以大指连搓三下。谓之飞。将针深进一二分。轻提针头转向左边。谓之一进三飞。根据此法行五六次。觉针下沉紧。或针下气热。是气至足矣。令病患吸气一口。随吸出针。急以手按其穴。此谓之补。
机按。以上二法。大同小异。但陈氏以搓为飞。他家以进为飞。无从可考。莫知谁是。其余有可议者。详辨于后。兹不复赘。
或曰。捻针之法。有左有右。有内有外。男子左写右补。女人右写左补。何谓也。
曰。以食指头横纹至指梢为则。捻针以大指食指相合。大指从食指横纹捻上。进至指梢为左?
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谓当刺时。先以左手压按弹怒爪切。使气来如动脉应指。然后以右手持针刺之。待气至针动。因推针而内之。是谓补。动针而伸之。是谓写。古人补写心法。不出乎此。何尝有所谓男子左写右补。女人左补右写也哉。是知补写转针。左右皆可。但当识其内则补。伸则写耳。后人好奇。广立诸法。徒劳无益。
或曰。今针家有十四法。又有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龙虎交战。龙虎?
气。种种诸法。亦可师欤否欤。
曰。此法多出金针赋。观其自序可谓得之难。宝之至。考其针法。合理者少。悖理者多。错杂紊乱。繁冗重复。今敢条陈。以俟明哲。
补者呼气。初针刺至皮内。号曰天才。少停进针。刺至肉内。号曰人才。又停进针。刺至筋? 经走气。尽在其中。 写者吸气。针至天部。少停直至地部。得气写之。再停良久。退针人部。待气沉紧。倒针朝病。施法同前。少停者。三息也。再停者。五息也。
经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者。谓徐出针而疾按之。则真气不泄而实也。疾出针而徐按? 大不相合。且针出内而分三才。肉浓穴分。用之无碍。肉薄去处。法将何施。故针者惟当察其肉之浓薄。而酌其宜。庶几无害。经曰。刺有浅深。各正其理。此之谓也。他篇又云。补法三次进。一次退。(假如此穴五分。先针入二分。候得气。再入二分。候得气。更入一分。撞五分止。然后急出其针。便以左手大指按其针孔。勿令出血。)写法一次进。三次退。(假如此穴合针五分。便针入五分。候得气。便退针二分。少停。又退二分。少停。候得气。则起针。慢出不闭针孔。令其气出。)与此补作三次进。二次退。写作二次进。三次退。前后所言。亦自相矛盾矣。经曰。义无斜下者。欲端以正也。谓指直刺。针无左右也。惟针阳分。或卧针取之。赋言倒针朝病。与经相反。其曰飞经走气。考经无载。不敢妄议。
病未退者。针下如根。推之不动。转之不移。此为邪气。吸拔其针。未可出针。出则病复。再? 。搓而停之。补者吸之去疾。急扪其穴。写者呼之去徐。不闭其穴。
经曰。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四时者。所以分春夏秋冬之气所在。以时? 大刚风。东北方凶风。东南方弱风。西南方谋风。西北方折风。)虚邪也。谓乘人之虚而为病者也。以时至者谓天应。太乙移居以八节之前后。风朝中宫而至者也。(义具天元玉册。○后数日。宜东风。若遇西风。亦谓之虚邪。应时者为正。冲时者为邪。)八正虚邪。宜避之而勿犯。若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脏。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四时之气所在。谓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也。机按。此以八节之正气。候八风之虚邪。应时而来者。谓之正。非时而至者。谓之邪。人能候而避之。无用于针刺也。或有所犯。当随四时之气所在而调之。此亦候气之法也。故集见于此。
经曰。凡刺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如二分二至前后五日。气未定也。然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凝。月生疾温。离左酉南。月死朔而速冷。此以月之生死为期。午前卯后者。辰巳二时也。当此之时。太阴月生。是故月郭空无写。宜疾温之。离左酉南者。未申二时也。当此之时。太阴月死。是故月郭盈无补。宜速冷之。将一月比一日也。又云。望不补。晦不写。弦不夺。而朔不济者。望。每月十五日也。晦。每月三十日也。弦。有上下弦。上弦。或初七或初八。下弦。于太乙者也。(义具天元玉册中)谨候其气之所在而刺之。气定乃刺者。谓八节之风。气静定乃可以刺经络之虚实。故历忌云。八节前后各五日。不可刺灸。以气未定故也。机按。此亦因天时而用针刺。皆候气之法也。故附次焉。
经曰。水下一刻。人气在阳分。水下二刻。人气在阴分。故病在三阳。必候气在阳分而刺之。病在三阴。必候气在阴分而刺之。谨候气之所在。是谓逢时。是知气之所在。谓之实。谓之来。气之不在。谓之虚。谓之去。故云刺实者。刺其来也。刺虚者。刺其去也。此言气之存亡之时。以候虚实而刺之是也。故曰。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百病不治。此之谓也。又曰。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至其变化。不可为度。然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则乱气不生。失时反候者。如春气在经脉。反刺络脉。令人少气。夏气在孙络。反刺经脉。令人解 。秋气在皮肤。反刺筋骨。令人寒栗。冬气在骨髓。反刺肌肉。令人善忘。故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在。反之则生乱气。
经曰。写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切。急也。疾出其针也。大气。大邪之气。)补虚者。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孔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神乃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言但闭密其穴俞。勿令其气散写。近气。已至之气。远气。未至之气。欲动经气而为补。必候水刻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得时而调之追补也。)
经曰。邪气中人。因其阴气。则入阴经。因其阳气。则入阳脉。无常处也。在阳与阴。不可矣。此所谓迎而夺之也。)帝曰。候气奈何。岐伯曰。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如涌波之起。时来时去。不常在于所候之处。故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又曰。无逢其冲而写之。(冲。谓应水刻数之平气也。工以为邪而写之。则误矣。)故曰。其来不可逢也。候邪不审。若邪已过而写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也。(邪已随经脉流去。不可复追使还也。)待邪至时。发针写矣。若先若后。血气已虚。其病不可取。故曰。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取如扣椎。(机者。动之微。应之速。椎者。动之甚。觉之迟。智者。动之微而即知。故先时而早治。愚者。动之甚尚不觉。故后时而失治。机微椎大。因以喻之。)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亦不发气。乃救其萌芽是也。椎者。大杵也。言气已大动。彼冥顽者。犹且不觉。正如以杵撞击。亦不知也。故曰。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时是也。)
经曰。真邪以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曰。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察其左右上下则候气在阴分
经曰。三部九候者。头为上部。手为中部。足为下部。部各有三候。三而三之。合则为九。? 气。中部天。手太阴经渠动脉以候肺。中部地。手阳明合谷动脉以候胸中。中部人。手少阴神门动脉以候心。下部天。足厥阴五里动脉以候肝。下部地。足少阴太溪动脉以候肾。下部人。足太阴箕门动脉以候脾胃。经曰。人身三阴三阳。其气以何月各旺几日。难经云。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王各六十日。此三阴三阳之王时日也。少阳之至。阳气尚微。故其脉洪大而长。阳极盛。则变而之阴。故夏至后为三阴用事之始。太阴之至。阴气尚微。故其脉紧大而长。少阴之至。阴渐盛也。故其脉紧细而微。厥阴之至。阴极盛也。故其脉沉短以敦。阴盛极。则变而之阳。仍复三阳用事之始也。此则三阴三阳之王脉。
春温夏暑秋凉冬寒。故人六经之脉。亦随四时阴阳消长送运而至也。故曰。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不可以为工。(逆从。谓病有可治不可治也。)
经云。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阳? 五运六气四时。亦皆应之而见于脉耳。难经所论。以阴阳始生之浅深而言之也。
经曰。客气谓六气更临之气。主气谓应四时正王。春夏秋冬也。○五脏各以时受病。非其时故各传以与之。)○邪气客于身。取之以时。故曰。春取络脉。夏取分腠。秋取气口。冬取经输。凡此四时。各以其时为齐。络脉治皮肤。分腠治肌肉。气口治筋脉。经输治骨髓。(邪者。不正之名。风寒暑湿饥饱劳逸。皆是邪。候可取之时而取之。如春气在经脉之类。)○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五行者。更贵更贱。(当时贵。失时贱。)以知死生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机按。赋言针下沉紧。为邪气盛。针下微松。为正气至。此但可以候气于针下也。必须参究素难诸说。始知四时八节。何者为邪。何者为正。犯之而有其时。中之而有其处。或以波陇之起。而察其外。或以三部九候。而诊其内。知脉之异于常者为邪。审脉之应于时者为正。如此。则取之以时。治之有准。庶几万举而万全也。苟不知此。徒以赋言针下沉紧为邪。微松为正。或逢其冲而误作邪者有也。或追其往而谬为正者有也。宁免偏之为害哉。故比次素难诸说于此。实所以发赋之所未发欤。
或曰。灵枢经言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二刻。人气在少阳。三刻。人气在阳明。四刻。人? 五度。夜行阴二十五度。昼夜周身五十度之说不合。今医才言候气。多从此说。是欤非欤。灵枢卫气行篇云。荣气周身五十度。无分昼夜。卫气昼但行阳二十五度。不能入于阴。夜但? 三阳。水下二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三刻。人气在三阳。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是一时八刻。周身四度有奇。方合昼夜周身五十度之说。此指荣气言也。他篇又谓。一时八刻。周身二度。虽亦灵枢经文。以理言之。当从衍也。
一切 凡欲下针之时。用两手大指甲。于穴旁上下左右四围掐而动之。如刀切割之状。
针之法也。
二摇 凡退针出穴之时。必须摆撼而出之。青龙摆尾亦用摇法。故曰摇以行气。
此出针法也。
三退 凡施补写。出针豆许。补时。出针宜写三吸。写时。出针宜补三呼。再停少时。
提针作三次出。每一次。停三息。宜缓。提时亦宜吸气。故曰退以清气。飞者。进也。
四动 凡下针时。如气不行。将针摇之。如摇铃之状。动而振之。每穴每次。须摇五
曰。飞针引气。以大指次指捻针。来去上下也。
五进 下针后。气不至。男左女右转而进之。外转为左。内转为右。春夏秋冬各有浅深。每停三息。宜缓。进时。亦宜吹气。故曰进以助气。
六循 下针后。气不至。用手上下循之。假如针手阳明合谷穴。气若不至。以三指平直。将指面于针边至曲池。上下往来抚摩。使气血循经而来。故曰循以至气。
七摄 下针之时。气或涩滞。用大指食指中指三指甲。于所属经分来往摄之。使气血流行。故曰摄以行气。
八努 下针至地。复出人部。补写务待气至。如欲上行。将大指次指捻住针头。不得转。使气在前。气或行迟。两手各持其针。仍行前法。谓之龙虎升腾。自然气血搬运。故曰努以上气。一说。用大指次指捻针。名曰飞针。引气至也。如气不至。令病患闭气一口。着力努之。外以飞针引之。则气至矣。
九搓 下针之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令人肥肉缠针。难以进退。
热气因于针。则针热。热则肉着于针。故坚焉。兹谓转紧缠针。与经不同。
十弹 补写之。如气不行。将针轻轻弹之。使气速行。用大指弹之。像左补也。用次指弹之。像右写也。每穴各弹七下。故曰弹以催气。
十一盘 如针腹部软肉去处。只用盘法。兼子午捣臼提按之诀。其盘法如循环之状。每次盘时。各须运转五次。左盘按针为补。右盘提针为写。故曰盘以和气。如针关元。先刺入二寸五分。退出一寸。只留一寸五分。在内盘之。且如要取上焦之病。用针头迎向上。刺入二分补之。使气攻上。脐下之病。退出二分。
十二扪 补时出针。用手指掩闭其穴。无令气泄。故曰扪以养气。一说。痛处未除。以手扪摩痛处。外以飞针引之。除其痛也。
十三按 欲补之时。以手紧捻其针按之。如诊脉之状。毋得那移。再入每次按之。令细细吹气五口。故曰按以添气。添助其气也。
十四提 欲写之时。以手捻针。慢慢伸提豆许。无得转动。再出每次提之。令细细吸气五口。其法提则气往。故曰提以抽气。
经曰。针有补写之法。非必呼吸出纳针也。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 针而刺之。得气。因推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写。不得气。乃与男外女内。又不得气者死。注言。弹而怒之。鼓勇之也。(或以拇指拉其中指。令中指搏击其穴。或以食指交于中指。令食指弹其针处也。)爪而下之。掐之稍重。皆欲致其气之至也。气至指下。如动脉之状。乃乘其至而刺之。顺。犹循也。乘也。停针待气。气至针动。是得气也。因推针而内之。是谓补。动针而伸之。是谓写。此古人补写。非呼吸出内者也。若停针候气。久而不至。乃与男子则浅其针而候之于卫气之分。女子则深其针而候之于荣气之分。如此而又不得气。病不可治矣。前言气来如动脉状。未刺之前。左手所候之气也。后言得气不得气。针下所候之气也。机按。古人针法。压按弹怒爪切。多用左手。施之于未刺之先。以致其气。气至。顺针刺之。别无法也。今之针法。虽十有四。多用右手。施之于既针之后。未针之前。不闻有致气之说。古人针入气至。补则推而内之而已。写则动而伸之而已。气若不至。停针待之而已。待之不至。不过男则浅针候之于卫分。女则深针候之于荣分。何尝有所谓飞针引气。提针运气种种诸法者哉。且今之十四法。字虽异而法实同。言虽殊而意则复。观其设心。无非夸多炫能。巧施手势。以骇人之视听也。殊不知众人信之。乌可与识者道哉。兹焉援古证今。知针者必有所别。
青龙摆尾 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又云。青龙摆尾行气。
龙为阳?
摆尾之状。兼用按者。按则行卫也。
白虎摇头 似手摇铃。退方进员。兼之左右。摇而振之。又云。行针之时。开其上气。?之。欲使气下行。以指上抑之。用针头按住少时。其气自然行也。进则左转。退则右转。然后摇动是也。又云。白虎摇头行血。虎为阴属之故。行针之时。插针地部。持针提而动之。如摇铃之状。每穴各施五息。退方进员。非出入也。即大指进前往后。左右略转。提针而动之。似虎摇头之状。兼行提者。提则行荣也。龙补虎写也。
苍龟探穴 如入土之像。一退三进。钻剔四方。又云。得气之时。将针似龟入土之状。
两指按肉。持针于地部。右盘提而剔之。如龟入土。四围钻之。盘而剔者。行经脉也。
赤凤迎源 展翅之仪。入针至地部。提针至天部。候针自摇。复进其源。上下左右。四? 。)又云。下针之时。入天插地。复提至天。候气入地。针必动摇。又复推至人部。持住针头。左盘按而捣之。如凤冲风摆翼之状。盘而捣者。行络脉也。凤补龟写也。
【以上四法。通关过节者也。】
龙虎交战 下针之时。先行龙而左转。可施九阳数足。后行虎而右转。又施六阴数足。?
。左盘右转。按而添之。亦宜三提九按。(即九阳也)令九阳数足。后于地部行白虎摇头。右盘左转。提而抽之。亦宜三按六提。(即六阴也)令六阴数足。首龙尾虎而转之。此乃阴阳升降之理。住痛移疼之法也。
龙虎升腾 先于天部持针左盘按之一回。右盘按之后一回。用中指将针腰插之。
如拨弩机之状。如此九次。像青龙纯阳之体。却推针至地部。右盘提之一回。左盘提之后一回。用中指将针腰插之。如此六次。像白虎纯阴之体。按之在后。使气在前。按之在前。使气在后。若气血凝滞不行。两手各持其针行之。此飞经走气之法也。
子午捣臼 下针之后。调气得匀。以针上下。行九入六出之数。左右转之。导引阴阳之气。百病自除。谚云。针转千遭。其病自消。此除蛊膈膨胀之疾也。
烧山火 针入先浅后深。约入五分。用九阳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针穴。方? 进。则成九矣。其法。一次疾提至天。三次慢按至地。故曰疾提慢按。随按。令病患天气入。地气出。谨按生成息数。病愈而止。一说。三进三退者。三度出入。三次则成九矣。九阳者。补也。先浅后深者。浅则五分。深则一寸。
透天凉 先深后浅。约入一寸。用六阴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寒至。徐徐退出五分。令? 。一次疾插入地。三次慢提至天。故曰疾按慢提。随提。令患人地气入。天气出。谨按脏腑生成息数。病自退矣。一说。一度三进三退。则成六矣。六阴者。补也。
阳中隐阴 先寒后热浅以深。针入五分。行九阳之数。热至。便进针一寸。行六阴之数。乃阳行阴道之理。则先补后写也。
阴中隐阳 先热后寒深而浅。先针一寸。行六阴之数。寒至。便退针五分之中。行九阳之数。乃阴行阳道之理。则先写后补也。补者。直须热至。写者。直待寒侵。
抽添法 针入穴后。行九阳之数。气至慢慢转换。将针提按。或进或退。使气随针到于? 。添者。按而数推也。取其要穴。先行九阳之数。得气。随吹按添。就随吸提抽。其实在乎动摇出内。呼吸同法。以动摇出内。呼吸相兼并施。故曰。同法。谨按生成息数足效也。此治瘫痪半身不遂之疾。
调气法 下针至地。复出于人。欲气上行。将针右捻。欲气下行。将针左捻。欲补。先? 至。以龙虎升腾之法。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运气走至病所。再用纳气之法。扶针直插。复向下纳。使气不回。若关节阻滞。气不过者。以龙虎龟凤四法。通经接气。驱而运之。然用循摄爪切。无不应矣。
进气法 针入天部。行九阳之数。气至。速卧倒针。候其气行。令病患吸气五七口。其? 。是亦住痛之针。
纳气法 下针之时。先行进退之数。得气。便卧倒针。候气前行。催运到于病所。便立起持针。徐徐按倒。令针尖向病。使气上行至病所。扶针直插。复向下纳。使气上行不回也。
留气法 用针之时。先进七分之中。行纯阳之数。若得气。便深入伸提之。却退至原处。又得气。根据前法。可治 癖 瘕之病。
经曰。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已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正气)留止。故命曰补。注云。呼谓气出。吸谓气入。转谓转动。扪循谓手摸。欲气舒缓。切谓指按。使经脉宣散。推按谓排蹙其皮以闭穴。弹怒使脉气满 爪下。置针准定。通而取之。以常法也。适平调也。审视气已平调。则慎守勿更改。使疾更生也。机按。古人用针。于气未至。惟静以久留。待之而已。待之气至。写则但令吸以转针。补则但令呼以转针。如气已至。则慎守勿失。适而自护也。何其简而明。切而当哉。舍此之外。别无所谓法也。今人于气之未至也。安知静以久留。非青龙摆尾。则赤凤迎源。非进气。则留气。气之已至也。安知慎守勿失。非白虎摇头。则苍龟探穴。非调气。则纳气。阴中隐阳。阳中隐阴。或施龙虎交战。或行龙虎升腾。或用子午捣臼。或运抽添秘决。无非巧立名色。聋瞽人之耳目也。右捻之外。或以彼而参此。或移前而那后。无非将此提按徐疾左捻右捻六法。交错而用之耳。舍此别无奇能异术之可称焉。是古非今。难逃僭逾。知我者。必以我为不得已焉。又按。
素问扪循切散弹怒爪下推按。是施于未针之前。凡此不惟补可用。而写亦可用也。故曰。通而取之也。
问曰。赋言生成息数。不足为生。太过为成。补生写成。各根据脏腑息数。补冷之时。令患人? 。谨按生成息数足。病患自觉清凉矣。生成息数者。即手阳九息。足阳十四息。手阴七息。足脉尺寸长短。应天常度。呼吸动摇出纳。数法同行。注云。阳经上接下引。阴经下接上引。交会者。如手太阳交会足太阳。手少阳交会足少阳。手阳明交会足阳明。足太阴交会手太阴。足少阴交会手少阴。足厥阴交会手厥阴。若知上下交会。须知接气引经。谨按生成息数者。一呼一吸为一息。气行六寸。手足三阳。手九呼而足十四呼。以行卫气。过经四寸。手足三阴。手七吸而足十二吸。以行荣血。过经七寸。手三阳经。施针定息。皆用九呼。足三阳经。施针定息。皆用十四呼。呼者。使卫气上行也。手三阴经。施针定息。皆用七吸。足三阴经。施针定息。皆用十二吸。吸者。使荣气下行也。 假如两手三阳经。从手上行至头。经长五尺。施针用九息者。一息气行六寸。九息气行五尺四寸。除准经长五尺。仍余四寸。为催气过他经四寸。令气不回也。此为上接。接则宜补。 两足三阳经。从头下行至足。经长八尺。施针用十四息者。一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四息气行二尺四寸。共八尺四寸。除准经长八尺。仍余四寸。为催气过他经四寸。令气不回。此为下引。引则宜写。 两手三阴经。从胸下至手。经长三尺五寸。施针用七息者。一息气行六寸。七息气行四尺二寸。除准经长三尺五寸。外余七寸。为催气过他经七寸。令气不回。 两足三阴经。从足上至胸。经长六尺五寸。施针用十二息者。一息气行六寸。十息六尺。二息二六一尺二寸。共七尺二寸。除准经长六尺五寸。仍余七寸。为催气过他经七寸。令气不回。此即应天常度也。生成者。不足(经短)为生。太过(经长)为成。补生写成。 呼吸动摇出纳同行者。假如阳经十四息。随呼按而动之。就随吸提而动之。如此就完了一十四息之数。余经仿此。同行者。呼吸动摇出纳三法。一时并用也。假令足有疾。手无疾。补手三阳。写足三阳。手有疾。足无疾。写手三阴。补足三阴。 指微赋注云。生成数者。根据天数也。足太阳经、手少阳经、足少阴经、足阳明络、手少阴络、手厥阴络。此三经三络。皆迎六分。随一分也。手太阳经、手少阴经、手厥阴经、足太阳络、手少阳络、手太阴络。此三经三络。皆迎七分。随二分也。足少阳经、足厥阴经、手阳明络、足太阴络。此二经二络。皆迎八分。随三分也。手太阴经、手阳明经、手太阳络、足厥阴络。此二经二络。皆迎九分。随四分也。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少阳络、足少阴络。此二经二络。皆迎一寸。随五分。
经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乃二十八宿之成。应水漏刻者也。从房至毕十四宿。水下? 主夜。灵枢经曰。水下一刻。人气在三阳。水下二刻。人气在阴分。又曰。日行一舍。人气行? 周? 五百息。气行五十周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也。机按。此则人气应天之常度也。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乃言无病患也。人有所病。则血气涩滞。经络壅塞。莫能循其常度而行矣。经曰。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天阴日寒。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此人气因天时而失常度也。病挟热者。呼吸必疾而脉行速。病兼寒者。呼吸必慢而脉行迟。此人气因其病而失常度也。若根据其法。接某经当几呼过几寸。岂能一一中其肯綮者耶。素难虽不明言接气通经。始初针砭之设。莫非接气通经法也。经曰。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病先起阴者。先治阴而后治阳。病先起阳者。先治阳而后治阴。又曰。身形有痛。九候无病。则缪刺之。缪刺者。左痛刺右。右痛刺左。此刺络也。又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或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巨刺者。左痛刺右。右痛刺左。此刺经也。气陷而邪下。从其经上取之。以掣其气上也。气逆而邪上。随其经下取之。以引其气下也。病若
又曰。气积于胸中者。上取之。写人迎、天突、喉中。积于腹中者。下取之。写三里与气街?。重者。鸡足取之。诊视其脉。大而弦急。及绝不至者。及腹皮急甚者。不可刺也。又曰。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即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以左治右。以右治左亦同。)
又曰。当补之时。何所取气。当写之时。何所置气。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弃?而后写阴以和之。阴气不足。而阳气有余。则先补阴而后写阳以和之。如此。则荣卫自然通行矣。又曰。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弹而按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六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亦自已也。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写之。此所谓解结也。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刺则熨项与背令热。令热下合乃止。此所谓推而上之者也。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大热遍身。狂言。妄闻妄见。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写之。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 凡此莫非通经接气。但不以呼吸多少。而为经脉长短之候耳。指微赋注所释。譬犹援儒入释。以璞乱玉。何其谬哉。
或曰。今医用针。动辍以袖覆手。暗行指法。谓其法之神秘。弗轻示人。惟恐有能盗取其法者。不知果何法耶。
曰。金针赋十四法。与夫青龙摆尾等法。可谓已尽之矣。舍此而他。求法之神秘。吾未之信?以为秘。我以为妄。固可以愚弄世人。实所以见鄙识者。古人有善。惟恐不能及人。今彼吝啬至此。法虽神秘。殆必神亦不佑。法亦不灵也。奚足尚哉。
或曰。今医置针于穴。略不加意。或谈笑。或饮酒。半晌之间。又将针捻几捻。令呼几呼。仍复登筵。以足其欲。然后起针。果能愈病否乎。
曰。经云。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又云。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
又云。虚之与实。若得若失。实之与虚。若有若无。谓气来实牢者为得。濡虚者为失。气来实牢濡虚。以随济迎夺而为得失也。
又曰。有见如(如读为而)入。有见如出。盖谓入者。以左手按穴。待气已至。乃下针。针入候其气尽。乃出针也。
又曰。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寒则留之。热则疾之。留者迟也。疾者速也。凡补者。按之迟留。写者。提之疾速也。
又曰。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刺热厥者。二刺阴而一刺阳。刺寒人所以念念在兹。不敢顷刻而怠忽者。惟恐虚实得失。而莫知寒热疾留而失宜也。因摭而辑之于此。庶使后学将以逞今之弊。而变今之习也欤。
或曰。诸家针书。载某穴针几分。留几呼。灸几壮。出于经欤否欤。
曰。于经不载。多出于经传出。经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浅深不得。反为大贼。过之则? 某穴宜留几呼。悖理尤甚。经曰。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针下寒。乃去针也。经气已至。慎守勿失。又曰。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又曰。气血之未应针。则伏如横弩之安静。其应针也。则起如机发之迅疾。然其气血流注。岂留呼而可为准定耶。又曰。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不以息之多数而便去针。是古人用针?去针。徒使破皮损肉。有何益于病哉。故曰。凡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甚而 。致气则生为痈疽是也。又谓某穴宜灸几壮。亦非至言。惟当视其穴俞。肉之浓薄。病之轻重。而为灸之多少大小则可耳。不必守其成规。所言某穴针几分。灸几壮。谓病宜针某穴。则宜入几分。病宜灸。则宜灸几壮。针则不灸。灸则不针也。不知其说者。既针复灸。既灸复针。为害不浅。
或曰。经言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不散。不太阴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阴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灸之亦然。灸而过此者。得恶火。则骨枯脉涩。刺而过此者。则脱气。此则古之法也。今观前篇所云。则此篇所论。亦皆非欤。
曰。此古人特论其理之常如此耳。凡用刺法。自有所宜。初不必以是为拘也。经曰。邪气在。)清气在下。(言清温地气中人。必从足始。故曰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取之上)针中脉。则浊气出。(取之阳明合)针太深。则邪气反沉而病益。(浮浅之病。不欲深刺。深则邪反入。故曰反沉。)又曰。少长小大肥瘦。以心撩之。又曰。其可为度量者。不甚脱肉而血气不衰也。若夫瘠瘦而形肉脱者。恶可以度量刺乎。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者是也。
或曰。金针赋言。诸阳之经。行于脉外。诸阳之络。行于脉内。诸阴之经。行于脉内。诸阴之络。行于脉外。是欤非欤。
经曰。经脉十二。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又曰。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又曰。诸络脉。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十四经发挥以十二经之支脉。伏行分肉之间者。皆释为络脉。则络脉亦伏行分肉之间者。而不浮见。亦能经大节而不行绝道。亦当经脉十六丈二尺之数。而非不当数也。似涉于误。)
经曰。百病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乃血络。非大络。)留而不去。传?。未尝言阴阳也。且如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荣气之行。无分昼夜。卫气昼但行阳。夜但行阴。素难尝言之矣。今谓阳经外。阳络内。阴经内。阴络外。经无明文。不知何据。
或曰。赋言男子气。早在上。晚在下。女子气。早在下。晚在上。午前为早。午后为晚。从? 。晚针。气乃上行。其说亦有据乎。
经曰。荣气行于脉中。周身五十度。无分昼夜。至平旦与卫气会于手太阴。卫气行于脉外。昼行阳二十五度。夜行阴二十五度。至平旦与荣气会于手太阴。机按。卫气之行。但分昼夜。
可为法于人哉。
或曰。赋言补写之法。男用大指进前左转。呼之为补。退后右转。吸之为写。提针为热。插? 如此。午后反之。其法是欤非欤。
经曰。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此论一?考之素难。男女脏腑经络穴俞血气。昼夜周流无不同。今赋言午前午后。男女补写颠倒错乱如此。悖经旨也甚矣。故曰。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也。又曰。刺实须其虚者。针下寒也。刺虚须其实者。针下热也。曰寒曰热。惟针下为候。何尝以提按而分男与女哉。
或曰。针法刺左边之穴。将针右捻。而气上行。将针左捻。而气下行。刺右边反之。欲补。先呼后吸。欲写。先吸后呼。其法亦可师欤。
曰。经络周于人身。无有左右上下之别。今针左右不同如此。将谓左之经络与右。上与下。
来矣。呼补吸写。古今皆同。予毋容议。
或曰。丹溪言针法。浑是写而无补。何谓也。
经曰。阳不足者。温之以气。阴不足者。补之以味。针乃砭石所制。既无气。又无味。
破皮? 是也。又曰。写必用方。补必用员。盖谓以气方盛。以月方满。以日方温。以身方定。以息方吸而内针。复候其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写必用方。其气而行焉。补必用员者。员者。行也。行者。移也。宣其不行之气。令其行也。移其未复之脉。使之复也。夫写。固写其盛也。于补亦云。宣不行之气。移未复之脉。曰宣曰移。非写而何。且考素问? 。去旧实所以生新之意也。帝曰。补写奈何。岐伯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故云补也。虞氏曰。针刺虽有补写之法。余恐但有写而无补焉。谓写者。迎而夺之。以针迎其经脉之来气而出之。固可以写实也。谓补者。随而济之。以针随其经脉之去气而留之。未必能补也。不然。内经何以曰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皆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重竭其气。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若此等语。皆有写无补之谓也。
或曰。病有宜灸者。有不宜灸者。可得闻欤。
曰。大抵不可刺者。宜灸之。一则沉寒痼冷。二则无脉。知阳绝也。三则腹皮急而阳陷也。舍此三者。余皆不可灸。盖恐致逆也。
针经云。陷则灸之。天地间无他。惟阴与阳二气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陷下? 病有邪气陷下者。有正气陷下者。邪气陷下者。是经虚气少邪入。故曰感虚乃陷下也。故诸邪陷下在经者。宜灸之。正气陷下。宜药升之。如补中益气之类。)
经曰。北方之人。宜灸 也。为冬寒大旺。伏阳在内。皆宜灸之。以至理论。则肾主藏。藏阳气在内。冬三月。主闭藏是也。若太过则病。固宜灸 。此阳明陷入阴水之中是也。
难经云。热病在内。取会之气穴。为阳陷入阴中。取阳气通天之窍穴。以火引火而导之。此?。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又云。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脉浮热甚而灸之。此为实实。因火而动。必咽燥唾血。又云。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并中髓也。 经之所见。邪之所在。脉沉者。邪气在内。脉浮者。邪气在表。世医只知脉之说。不知病证之禁忌。若表见寒证。身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不渴。欲覆浓衣。常恶寒。手足厥。皮肤干枯。其脉必沉细而迟。但有一二证。皆宜灸之。阳气下陷故也。若身热恶热。时见躁作。或面赤面黄。嗌干咽干口干。舌上黄赤。时渴。咽嗌痛。皆热在外也。但有一二证。皆不宜灸。其脉必浮数。或但数。亦不可灸。灸之。灾患立生。若有鼻不闻香臭。鼻流清涕。眼睑时痒。或欠或嚏。恶寒。其脉必沉。是脉证相应也。或轻手得弦紧者。是阴伏其阳也。虽面赤亦宜灸。不可拘于面赤也。机按。素难诸书。皆言阳气陷下者。脉沉迟也。脉证俱见寒在外者。冬月阴寒大旺。阳明陷入阴水之中者。并宜灸之。设脉浮者。阳气散于肌表者。皆不宜灸。丹溪亦曰。夏月阳气尽浮于表。今医灼艾。多在夏月。宁不犯火逆之戒乎。或者因火而生热胀发黄腰痹咽燥唾血者。往往有之。尚不知为火逆所致。宁甘心于命运所遭。悲夫。经曰。春夏养阳。以火养阳。安有是理。论而至是。虽愚亦当有知者焉。
或曰。嗽病多灸肺俞、风门何如。
曰。肺主气属金。行秋之令。喜清而恶热。受火所制。为华盖。居四藏之端。饮食入胃。热? 嗽。其痰少者。肺火抑郁。不得宣通为咳。咳形属火。痰形属湿。风门、肺俞二穴。明堂、铜人皆云治嗽。今人见有痰而嗽。无痰而咳。一概于三伏中灸之。不计壮数。二穴切近华盖。而咳与嗽本因火乘其金。兹复加以艾火燔灼。金欲不伤得乎。况三伏者。火旺金衰。故谓之伏。平时且不可灸。而况于三伏乎。夫治嗽。当看痰与火孰急。无痰者。火旺金衰。十死七八。泻火补金。间或可生。痰多者。湿盛也。降火下痰。其嗽自愈。纵灸肺俞、风门。不过三壮五壮。泻其热气而已。固不宜多灸。三伏之中。更不宜灸也。
或曰。头目之疾。灸之何如。
曰。手之三阳。从手至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督脉自尾闾抵脊。上头至人中。头者。手足三阳与督脉所会之地。故冬月之寒。头无所畏。美酒之饮。面为之赤。是皆诸阳所致也。今有头风头晕。中风发致眼目耳鼻等疾。辄于头部诸穴。多灼艾炷。是犹抱薪救火。安能济耶。当看病在气分血分。分类施治。庶得其宜。纵使应灸。亦不过三壮五壮。以泻热气而已。眼目疼痛。多由血热。岂宜妄灸助热。以伤其血哉。
或曰。人言无病而灸。以防生病何如。
曰。人之有病。如国之有盗。须用兵诛。其兵出于不得已也。针灸治病。亦不得已而用之。然。夫一穴受灸。则一处肌肉为之坚硬。果如船之有钉。血气到此。则涩滞不能行矣。昔有病跛者。邪在足少阳分。自外踝以上。循经灸者数穴。一医为针临泣。将欲接气过其病所。才至灸瘢。止而不行。始知灸火之坏人经络也。或有急证。欲通其气。则无及矣。邪客经络。为其所苦。灸之不得已也。无病而灸。何益于事。
或曰。膏肓治百病。而诸家取穴之法不同。何欤。
曰。高下各去胛骨一侧指许是穴。不可失之狭。狭则内犯大筋。不可失之阔。阔则外犯胛骨? 量则。分作八寸。以比横寸之则。量之于背。盖人有生而背突者。背常阔。而胸常狭。胸突者。胸常阔。而背常狭。安能保其无过与不及焉。又有儿时偏卧一边。以致背有边阔边狭者。亦不可以边之阔狭为拘。但当随其一边阔狭。相去胛骨一侧指许为正也。人之项。有二大筋。夹脊而下。两筋外空。为第二行穴俞。穴俞外。又有二大筋。大筋外空。为第三行穴俞。膏肓系在三行魄户之下。神堂之上。若点穴。不出胛骨一侧指许。则伤筋骨。非真穴也。世人又有四肋三间之说。揣按自大椎至三节之下。四节之上。准望于三四柱间定穴。指为四肋三间。用之不疑。瘦人椎骨分晓。用之可也。肥人揣按实难。又以指节寸量开三寸取穴。背高而狭者。全不合四肋三间之说矣。尝是灸一骨立之人。用侧指许法点之。方大悟四肋三间之妙。盖人之胛骨。微有少曲。胛骨下廉上廉四肋之内。自有三间。膏肓正在四肋三间之中。即非脊骨三四椎之间也。世人多灸之者。盖膏肓神明所居。或为邪干。则脂膏销铄。肓膜瘦薄。灸之而病或安者。以三焦主气。为诸阳之府。气病则阳虚而阴不得相附。膏肓在三焦部分。气之所聚而行于诸阳。宜其主于气病也。若治血病。吾未见其可者。晋侯梦二竖子在膏肓间。非秦缓不能灸也。以阳气将绝。邪得专之故也。
或曰。古谓痈疽始发。灸之可使轻浅。何谓也。
丹溪曰。用火以畅达拔引郁毒。此从治之意。惟头为诸阳所聚。艾炷宜小而少。若身上痛则灸至不痛。不痛须灸至痛。有因灸而死者。盖虚甚孤阴将绝。其脉必浮数而大且鼓。精神必短而昏。无以抵当火气。宜其危也。
或曰。灸之不发何如。
罗氏曰。覃公四十九岁病脐腹冷疼。完谷不化。足跗寒逆。精神困弱。脉沉细微。灸气海、? 而愈。针书曰。凡用针。气不至不效。灸之亦不发。大抵血气空虚。不能作脓。失其所养故也。加以不慎。邪气加之。病必不退。或曰。覃公所养。无不如意。何谓失其所养。曰。君言所养。口体者也。此论所养。性命者也。覃公壮年得志。务快其心。血气空虚。以致此耳
或曰。灸有补写乎。
经曰。以火补者。无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写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虞氏?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或曰。周身经络。及穴俞相去分寸。经穴起止。十二经纳支干等条。古有歌括。亦可读否。安可不读。歌曰。手太阴肺中焦生。下络大肠出贲门。上膈属肺从肺系。系横出腋 中行。肘臂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甲根。支络还从腕后出。接次指属阳明经。 阳明之脉手大阳。次指内侧起商阳。循指上廉出合谷。两筋岐骨循臂肪。入肘外廉循 外。肩端前廉柱骨旁。从肩下入缺盆内。络肺下膈属大肠。支从缺盆直上颈。斜贯颊前下齿当。环出人中交左右。上夹鼻孔注迎香。 胃足阳明交鼻起。下循鼻外入上齿。还出侠口绕承浆。颐后大迎颊车里。耳前发际至额颅。支下人迎缺盆底。下膈入胃络脾宫。直者缺盆下乳内。一支幽门循腹里。下行直合气冲中。遂由髀关抵膝膑。 跗中指内关同。一支下膝注三里。前出中指外间通。一支别走足跗趾。大趾之端经尽矣。 太阴脾起足大趾。上循内侧白肉际。核骨之后内踝前。上 循 经膝里。股内前廉入腹中。属脾络胃与膈通。侠咙连舌散舌下。支络从胃注心宫。手少阴脉起心中。下膈直与小肠通。支者还从心系走。直上喉咙系目瞳。直者上肺出腋下。 后肘内少海从。臂内后廉抵掌中。兑骨之端注少冲。 手太阳经小肠脉。小指之端起少泽。循手外侧出踝中。循臂骨出肘内侧。上循 外出后廉。直过肩解绕肩胛。交肩下入缺盆内。向腋络心循咽嗌。下膈抵胃属小肠。一支缺盆贯颈颊。至目兑 却入耳。复从耳前仍上耳角。直者从巅脑后悬。络脑还出别下项。仍循肩膊侠脊边。抵腰膂肾膀胱内。一支下与后阴连。贯臀斜入委中穴。一支膊内左右别。贯胛侠脊过髀枢。臀内后廉 中合。下贯 内外踝后。京骨之下指外侧。 足经肾脉属少阴。小指斜趋涌泉心。然谷之下内踝后。别入跟中内侵。出 内廉上股内。贯脊属肾膀胱临。直者属肾贯肝膈。入肺循喉舌本寻。支者从肺络心内。仍至胸中部分深。 手厥阴心主起胸。属包下膈三焦宫。支者循胸出胁下。胁下连腋三寸同。仍上抵腋循 内。太阴少阴两经中。指透中冲支者别。小指次指络相通。 手经少阳三焦脉。起自小指次指端。两指岐骨手腕表。上出臂外两骨间。肘后 外循肩上。少阳之后交别传。下入缺盆膻中分。散络心包膈里穿。支者膻中缺盆上。上项耳后耳角旋。屈下至颐仍注颊。一支出耳入耳前。却从上关交曲颊。至目内 乃尽焉。 足脉少阳胆之经。始从两目锐 生。抵头循角下耳后。脑空风池次第行。手少阳前至肩上。交少阳右上缺盆。支者耳后贯耳内。出走耳前锐 循。一支锐 大迎下。合手少阳抵项根。下加颊车缺盆合。入胸贯膈络肝经。属胆仍从胁里过。下入气街毛际萦。横入髀厌环跳内。直者缺盆下腋膺。过季胁下髀厌内。出膝外廉是阳陵。外辅绝骨踝前过。足跗小趾次趾分。一支别从大趾去。三毛之际接肝经。 厥阴足脉肝所终。大趾之端毛际丛。足跗上廉太冲分。踝前一寸入中封。上踝交出太阴后。循 内廉阴股冲。环绕阴器抵少腹。侠胃属肝络胆逢。上贯膈里布胁肋。侠喉颃颡目系同。脉上巅会督脉出。支者还生目系中。下络颊里环唇内。支者便从膈肺通
(经之横支交接他经者)
歌曰。人身络脉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举。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手厥阴络为?隆记。足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阳督之络号长强。阴任之络为尾翳。脾之大络为大包。十五络名君须记。
肺经
太阴肺兮出中府。云门之下一寸所。云、门气户旁二寸。人迎之下二骨数。天府腋下?陷中勘。太渊掌后横纹端。鱼际节后散脉间。少商大指内侧寻。一十一穴凭君算。
大肠经
手阳明经属大肠。食指内侧号商阳。本节前取二间定。本节后取三间间。岐骨陷中?下一寸建。三里曲池三寸下。屈肘纹头曲池罅。肘 大骨外廉详。五里肘上三寸量。臂 五里上四寸。肩 肩端两骨央。巨骨肩端叉骨内。天鼎缺盆之上藏。扶突曲颊下一寸。禾 五分水沟疆。鼻下孔旁五分内。左右二穴皆迎香。(二十穴)
胃经
胃之经兮足阳明。头维本神寸五寻。下关耳前动脉是。颊车耳下五分真。承泣目下七?寸滨。水突在颈大筋前。下直气舍上人迎。气舍迎下夹天突。缺盆横骨陷中亲。气户俞府旁二寸。直乳六寸又四分。库房屋翳膺窗近。乳中正对乳中心。乳根之穴出乳下。五穴各一寸六真。不容夹幽门寸五。承满梁门关门有。太乙挨排滑肉门。各分一寸穴可全。天枢安在夹脐旁。外陵枢下一寸当。大巨二寸水道五。归来七寸是其乡。气冲曲骨旁三寸。来下鼠上脉中央。髀关兔后六寸置。伏兔市上三寸量。阴市膝上三寸许。梁丘二寸是其场。膝膑 下寻犊鼻。膝眼四穴乃两旁。膝下三寸三里位。里下三寸上廉地。条口上廉下一寸。条口二寸下廉?容。厉兑大指次指上。
脾经
大指内侧隐白位。大都节后陷中值。太白内侧核骨下。公孙节后一寸与。商丘有穴属?辅次。血海分明膝膑上。内廉肉际三寸据。箕门血海上六寸。筋间动脉须审议。冲门五寸大横下。三寸三分府舍治。腹结横下寸三分。大横夹脐须可记。腹哀半寸去日月。直与食窦相连比。食窦天溪及胸乡。周荣各一寸六置。大包渊液下三寸。此经足太阴脾地。
心经
少阴心起极泉宫。腋下筋间动脉从。青灵肘节上三寸。少海肘节后属性。灵道掌后一?少冲。
小肠经
手小指端为少泽。前谷外侧节前索。节后陷中寻后溪。腕骨腕前骨下测。腕中骨下?之下考。天宗骨下有陷中。秉风 后举有空。曲垣肩中曲胛售。外俞大椎一寸从。肩中二寸大椎旁。天窗颊下动脉详。天容耳下曲颊后。颧 面颊兑端量。听宫耳珠大如菽。手太阳穴终此乡。
肾经
涌泉屈足蜷趾取。肾经起处此穴始。然谷踝后大骨下。踝后跟上太溪举。溪下五分寻寸行。筑宾六寸 分别。阴谷膝内看辅骨。横骨曲如偃月形。大赫气穴四满竭。中注肓俞正夹脐。五寸分作六穴隙。商曲石关阴都接。通谷幽门一寸列。幽门寸半夹巨阙。步廊神封灵墟谒。神藏 中入俞府。各一寸六不差叠。欲知俞府在何方。璇玑之旁二寸量。
膀胱经
足太阳兮膀胱经。目 内角睛明佥。攒竹眉头陷中是。此穴禁灸可针钉。曲差二穴?铜人形。天柱项后发际治。大筋外廉陷中是。除脊量开五寸分。第一大杼二风门。肺俞三椎厥阴四。心俞五椎骨下论。督俞膈俞相等级。第六第七次第立。第八椎下穴无有。肝俞数之椎当九。十椎胆俞脾十一。十二椎下胃俞述。三焦肾俞气海俞。十三十四十五椎。大肠关元并小肠。十六十七十八椎。上 次 中与下。一空之中容一 。四 四空凭眼观。夹脊二寸腰胯间。五穴五寸至会阳。尾骨旁开二寸方。背部三行附分起。第二椎下此穴始。三寸半是夹脊量。若还除脊三寸当。魄户第三椎下觅。第五椎下索神堂。膏盲四肋三间取。(一说。三椎下。四椎上。一说。四椎下五分。五椎上三分。)曲胛骨下侧指许。第六噫嘻端可守。膈关第七魂门九。阳纲意舍并胃仓。十椎十一二相参。肓门椎数当十三。志室十四椎边旁。除下十五六七八。胞肓十九合参详。秩边二十椎节下。承扶臀下横纹疆。殷门承下六寸见。浮委阳上一寸。委阳却并殷门乡。 中外廉两筋许。委中膝 约纹里。此下二寸合阳主。承筋 肠中央论。承山 下两分尖。外踝七寸上飞扬。跗阳踝上三寸量。金门踝下软骨上。申脉丘墟前后安。昆仑踝后跟骨逢。仆参跟骨后陷中。申脉踝上容爪甲。京骨外侧大骨压。束骨本节后陷容。通谷本节前陷向。至阴小指爪甲角。一百二十六穴穷。
心包络经
厥阴心包何所得。乳后一寸天池索。天泉腋下二寸求。曲泽肘纹寻动脉。 门去腕五寸通。间使腕后三寸逢。内关去腕才二寸。大陵掌后两筋中。劳宫掌内屈指取。中指
三焦经
关冲名指外侧边。小指次指间液门。中渚次指本节后。阳池表腕有穴存。腕上外关络。支沟腕后三寸着。会宗四寸空中求。消详一寸无令错。肘后五寸臂大脉。此是三阳络所宅。四渎肘外并三阳。天井肘上一寸侧。肘上二寸清冷渊。消泺臂外肘分索。 会去肩三寸中。肩 肩端 上通。天 盆上毖骨际。天牖旁颈后天容。医风耳后尖角陷。螈脉耳后鸡足逢。颅息耳后青络脉。角孙耳郭开口空。丝竹眉后陷中看。禾 耳前兑发丛。耳门耳前当耳缺。此是手少阳经穴。
胆经
瞳子 起目 锐。耳前陷中寻听会。上关耳前开口空。悬厘颞 下廉际。悬颅正角端。颔厌颞 上廉看。曲鬓掩耳正尖上。率谷入发寸半安。本神入发际四分。穴在耳上率谷前。曲差之前一寸半。阳白眉上一寸判。临泣有穴当目上。直入发际五分望。目窗正营各一寸。承灵营后五寸放。天冲耳上三寸居。浮白入发一寸储。窍阴枕下动有空。完骨入发四寸余。脑空正夹玉枕骨。风池脑后发际祛。肩共骨前寸半 。渊液腋下三寸按。辄筋平前却一寸。日月期门一寸半。直下五分细求之。京门监骨腰中看。带脉季肋寸八分。五枢直下三寸算。维道章下五寸三。居 八寸三分参。胁堂胁下看二肋。环跳髀枢宛宛探。两手着腿风市谋。膝上五寸中渎搜。阳关陵泉上三寸。阴陵膝下二寸求。阳交外踝斜七寸。正上七寸寻外丘。光明外踝上五寸。阳辅踝上四寸收。踝上三寸名绝骨。丘墟踝前陷中留。临泣侠溪后寸半。五会溪后一寸侔。侠溪小次岐骨内。窍阴小指次指休。
肝经
大敦拇指三毛聚。行间骨尖动脉注。节后有络连五会。大冲节后二寸遇。中封内一寸。贴着大筋后陷见。蠡沟踝上五寸候。上直中都下复溜。中都上取阴陵泉。折中下取内踝尖。膝关犊鼻下二寸。曲泉纹头两筋兼。阴包四寸膝膑上。内廉筋间穴可佥。五里气冲下三寸。向内半寸阴股瞻。阴廉穴在羊矢下。气冲相去二寸坛。羊矢气冲旁一寸。股内横纹有核见。章门脐上二寸量。横取六寸季肋端。期门乳根外寸半。直下半寸二肋详。
督脉
龈交唇内龈缝乡。兑端正在唇上 。水沟鼻下沟内索。素 宜向鼻端详。头形北高而南下。先以前后发际量。分为一尺有二寸。发上五分神庭场。庭上五分上星位。囱会星上一寸强。上至前顶一寸半。旋毛百会居中央。神聪百会四面取。各取一寸穴之方。后顶强间脑户三。相去寸半共一般。后发五分定哑门。门上五分风府停。大椎在上下尾 。分为二十一椎也。椎是骨接高处真。陷中无骨穴可寻。上之七椎用法折。每节一寸四分列。总计七椎数之的。九寸八分分七节。折量自有灵枢经。请君详看骨度篇。大椎第一节上安。二椎陶道身柱三。神道灵台至阳穴。第五六七椎下列。筋缩第九椎下住。脊中接脊十一二。悬枢命门十三四。阳关十六椎下次。二十一椎腰俞挤。更有长强居尾 。十四椎节与脐平。中之七节端可详。此下乃为下七节。奇分俱在下椎截。
任脉
会阴正在两阴间。曲骨脐下毛际安。中极脐下四寸取。石门二寸关元三。气海脐寸半。阴交脐下一寸放。分明脐中号神阙。水分脐上一寸列。下脘建里中上脘。各各一寸为君说。巨阙上脘一寸半。鸠尾蔽骨五分断。中庭膻中寸六分。膻中两乳中间存。玉堂紫宫及华盖。相去各一寸六分。华盖玑下一寸量。璇玑突下一寸当。天突结下宛宛内。廉泉颐下骨尖旁。承浆唇前颐棱下。任脉俞穴终此章。
或曰。诸穴相去尺寸。针灸家多屈男左女右中指中节两横纹尖为一寸。折量周身之穴。果合经欤否欤。
曰。天有三百六十五度。人身孔穴上应天度。亦有三百六十五穴。穴俞相去远近而以中指中? 之周身孔穴。各有定寸。如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发所覆者。颅至项一尺二寸。前发际至百会五寸。后发际至百会七寸。头形北高南下。显然不同。折量令人散发分归左右。用篾自前发际量至后发际。不拘头之大小。折作一尺二寸。则穴穴各有攸当。发际不明。取眉心直上。量至大椎穴上。折作一尺八寸也。今取百会穴者。云在顶上旋毛中。而旋有正有偏。又取前后发际及两耳尖上折中。殊不思五寸七寸多寡不同。岂能以此为准则哉。发以下至颐。长一尺。耳后当完骨。广九寸。耳前当耳门。广一尺三寸。两颧之间。相去七寸。两髀之间。广六寸半。足长一尺二寸。广四寸半。胸围四尺五寸。腰围四尺二寸。结喉下至缺盆中。长四寸。缺盆下至 KT 。长九寸。 KT 下至天枢。长八寸。天枢下至横骨。长六寸半。横骨上廉下至内辅上廉。长一尺八寸。内辅上廉下至下廉。长三寸半。内辅下廉下至内踝。长一尺三寸。内踝下至地。长三寸。膝 下至跗属。长一尺六寸。跗属下至地。长三寸。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行腋中不见者。长四寸。腋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季胁下至髀枢。长六寸。髀枢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膝下至外踝。长一尺六寸。外踝下至京骨。长三寸。京骨下至地。长一寸。背部大椎至尾 。共二十一节。折作三尺。每节得一寸四分。奇分俱剩在下七节也。横寸约取。背中脊骨作一寸横开。腹部两乳之间。折为八寸。横寸准此。心蔽骨下至脐中七寸。无蔽骨。取心岐骨下至脐中作七寸。直寸准此。脐下用直寸量之。手部中指末至本节四寸半。本节至腕四寸。腕至肘一尺二寸半。肘至肩一尺七寸。可见俗以中指中节为一寸者。误矣。此所谓同身寸也。无问汤之七尺。文王九尺。曾交九尺四寸。肥瘦侏儒。俱准灵枢所定尺寸。折量孔穴。不惟同身二字明白无疑。而古今固可以同之也。奈何时人厌繁喜简。不读灵枢。徒使患者无辜而受炮烙之苦。忍哉。
手肺少商中府起。大肠商阳迎香主。足胃厉兑头维三。脾部隐白大包参。膀胱晴明至阴肾经涌泉俞府住。心包中冲天池随。三焦关冲耳门推。胆家窍阴瞳子 。肝经大敦期门绍。手心少冲极泉来。小肠少泽听宫罢。十二经穴始终歌。学人铭于肺腑照。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此是经脉流注君当记取在心胸。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委中配承山。下至昆仑穴。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此法人不知。金锁通关节。机按。他家又添太冲。作十二穴。去阳陵加阳辅?引谓之担。左手推按谓之截。担则气来。截则气去。所解无定见者。法不经见。故诸家各以己意而释之也。)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肺任行肺系。阴跷照海隔喉咙。
(热病在内者。各随其所属而取之会也。)
八脉始终连八会。府会太仓中脘内。藏会季肋是章门。骨杼血膈(骨会大杼。血会膈俞。)都
肺经多气而少血。是动(因气动也)则病喘与咳。肺胀膨膨缺盆痛。两手交瞀为臂厥。所生病者(不因气动)为气嗽。喘渴烦心胸满结。 臂之内前廉痛。小便频数掌中热。气虚肩背痛而寒。所生病者为鼻衄。目痛口干喉痹候。大指次指用为难。肩前 外痛相参。 胃经多气复多血。是动欠伸面颜黑。凄凄恶寒畏见人。忽闻木音心震慑。登高而歌弃衣走。甚则腹胀气贲响。凡此诸疾 厥竭。所生病者狂疟说。湿温汗出鼻血流。口 唇胗喉痹结。膝膑疼痛腹胀兼。气膺伏兔 外廉。足跗中趾俱痛彻。有余消谷溺黄色。不足身前寒振栗。胃房胀满不消食。气盛身前热似蒸。此是胃经之病真。 脾经气盛而血衰。是动其病气所为。食入即吐胃脘痛。更兼身体痛难移。腹胀善噫舌本强。得食与气快然衰。所生病者舌肿痛。体重不食亦如之。烦心心下仍急痛。泄水溏瘕寒疟随。不卧强立股膝肿。疽发身黄大指痿。 心经多气少血宫。是动心脾痛难任。渴欲饮水咽干燥。所生胁痛目如金。胁臂之内后廉痛。掌中有热向经寻。 小肠气少还多血。是动则病痛咽嗌。颔下肿兮不可顾。肩似拔兮 似折。所生病主肩 痛。耳聋目黄肿腮颊。肘臂之外后廉痛。部分尤当细分别。 膀胱血多气犹少。是动头疼不可当。项似拔兮腰似折。髀强痛彻脊中央。 如结兮 如裂。是为踝厥筋乃伤。所主疟痔小指废。头囟项痛目色黄。腰尻 脚疼连背。泪流鼻衄及癫狂。 肾经多气而少血。是动病饥不欲食。喘嗽唾血喉中鸣。坐而欲起面如垢。目视KT KT 气不足。心悬如饥常惕惕。所生病者为舌干。口热咽痛气贲促。股内后廉并脊疼。心肠烦痛疸而 。痿厥嗜卧体怠惰。足下热痛皆骨厥。 心包少气原多血。是动则病手心热。肘臂挛急腋下肿。甚则胸胁支满结。心中澹澹或大动。喜笑目黄面赤色。所生病者为烦心。心痛掌中热之疾。 三焦少血还多气。是动耳鸣喉肿痹。所生病者汗自出。耳后痛兼目锐 。肩 肘臂外 疼。小指次指亦如废。胆经多气而少血。是动口苦善太息。心胁疼痛难转移。面尘足热体无泽。所生头痛连锐。缺盆肿痛并两腋。马刀挟瘿生两旁。汗出振寒 疟疾。胸胁髀膝至跗骨。绝骨踝痛及诸节。肝经血多气少方。是动腰疼俯仰难。男疝女人少腹肿。面尘脱色及咽干。所生病者为胸满。呕吐洞泄小便难。或时遗溺并狐疝。临症还须仔细看。(机按。经言十二经是动及所生诸病。虚则补之。实则写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兹集切脉观色数条于前。继集诸经病症数条于后。盖欲学人备举兼尽。庶不陷于一偏。免致杀人于无知无识。阴谴之报。或可以少逭也。)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少冲少府属于心。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切要知。涌泉然谷太溪穴。复溜阴谷肾之经。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是膀胱。中冲流注五行全。
禁针穴道要先明。脑户囟会及神庭。络却玉枕角孙穴。颅息承泣随承灵。神道灵台膻。水分神阙并会阴。横骨气冲手五里。箕门承筋并青灵。更加臂上三阳络。二十二穴不可针。孕妇不宜针合谷。三阴交内亦同伦。石门针灸应须忌。女子终身无妊娠。外有云门并鸠尾。缺盆客主人莫深。肩井针时令闷倒。三里急补命还平。
禁灸之穴四十五。承光哑门并风府。天柱素 临泣上。晴明攒竹迎香数。禾 颧 丝。头维下关与脊中。肩贞心俞白环俞。天牖人迎共乳中。周荣渊液并鸠尾。腹哀少商鱼际同。经渠天府中冲位。阳关阳池地五会。隐白漏谷阴陵泉。条口犊鼻并阴市。伏免髀关及委中。殷门申脉承扶忌。
机按。难经所解。义犹未悉。且举心言之。经文虚实字。指虚邪实邪言。非心之虚实也如从心之后来者为虚邪。虚邪伤心当补。然心之后肝。肝为心之母也。从心之前来者为实邪。实邪伤心当写。然心之前脾。脾为心之子也。举此以例。从心所胜来者为微邪。微邪。金也。微邪伤心亦当补。从心所不胜来者为贼邪。贼邪。水也。贼邪伤心亦当写。可见肝肺同一虚邪而当补。脾肾同一实邪而当写。至于心之正邪。火也。心病于火。乃本经自病。既非他经之虚邪来伤。亦非他经之实邪来袭。是以不须补写他经。只就本经之虚实以补写也。故曰。不虚不实。以经取之。不虚不实。亦指虚邪实邪言。如此分解。其义方尽。可将此连前后数篇观之。则可见矣。